永久屋地籍爭議 屏縣府允助分割

莫拉克颱風重創屏東原鄉部落,政府打造8處永久屋基地為族人重建家園,但15年來因地籍爭議引發繼承、難以擴建等問題,為此,屏東縣政府原民處長陳美鈴29日允諾將找專業團隊規畫地籍分割,以利解決相關問題。

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屏東山區,導致多處原鄉部落滿目瘡痍、族人無家可歸,政府為安置流離失所的族人,在災後7天成立重建推動委員會,隨後完成《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在屏東縣打造長治百合、禮納里、吾拉魯滋、新來義、中間路、舊高士、新豐、九棚等8處永久屋基地。

但因當時是為緊急安置受災戶而做,所以在許多細節上沒有較精細或長遠規畫,有族人反映,現在家裡多了新成員,房子空間不足需要擴建,但因地籍未分割,一張地籍上有好幾個家戶,加上土地又不是自己的,使得問題層出不窮。

屏東縣議員杜仁勇說,永久屋問題很複雜,目前族人只有土地與房屋使用權,無所有權,而一般雙拼住宅是2戶用一使照,集合住宅則是很多戶用一使照,當中多戶可能達40餘戶,可想而知爭執一觸即發,所以地籍分割與所有權取得變得重要。

此外還有繼承問題,杜仁勇說,原民的繼承傳統與平地人不一樣,旁系親戚也可以繼承,但永久屋只能由子女繼承、不能贈予他人,這令族人苦惱不已,所以相關法規有修改必要。縣議員林采穎也提到,包括汙水處理、排水及公共設施不足狀況,她希望縣府應跨局處一同解決永久屋的問題。

對此,陳美鈴在縣議會專案報告時表示,15年前地籍未分割下即興建永久屋,確實導致族人入住後衍生使用範圍不清、擴建不易等問題,縣府將逐步辦理地籍分割作業。

陳美鈴進一步指出,因屏東縣永久屋多達1338戶,且住宅類型不同,作業難易有別,因此預計花10個月委由專業團隊進行先期規畫,再向中央爭取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