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旅遊趨勢 收費.管制人流.時段維護景點生態

永續旅遊趨勢 收費.管制人流.時段維護景點生態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疫情後的旅遊,融合了「永續」的概念,大部分的旅遊景點,透過收取門票、稅金,來控制入場人數以及旅遊時段,來讓當地生態有喘息機會,收取的費用也能回饋,用來維護景點和生態。像是泰國過往不少人會去騎大象,現在旅行社改推和大象一起洗澡,70%行程費用會回饋,用來做大象保育。

在水霧中甩著大耳朵,長長的象鼻揮來揮去,和遊客近距離互動,玩累了來點小點心,成功餵食讓大小朋友都超興奮,來到泰國旅遊,少不了安排和大象互動,但比起過去要騎在大象的背上,隨著永續保育意識抬頭,現在在行程安排上,不少人透過洗澡餵食,做志工來和大象近距離互動。

旅行社產品線副總經理羅俊英,2019年,疫情之後,這樣的概念開始興起,旅遊同時又要顧及生態保育,不少景點選擇從收費,人流及旅遊時段管控來下手,泰國斯米蘭群島,清澈見底的海水,五彩斑斕的海底世界是浮潛天堂,但為了讓生態有喘息時間,每年只開放八個月,要登島也不能穿鞋,一切都是為了守護當地環境。

長年被白雪覆蓋山頭,富士山是不少人到日本必打卡的景點,但七月開始要登上富士山,得掏新台幣約410元的登山費,更嚴格限制每天只能4000人,爬上富士山避免過量的旅客,造成環境的負荷。

屏東小琉球,也將開始收取60元的海洋保育費,這些費用也將回饋到在地生態保育,旅行社,稅收回饋到當地,用來做文化傳承,建築物永續,泰國大象費用70%會用到保育上,客人接受度都滿高的,永續生態成為旅遊新趨勢,旅行不再只是走馬看花,慢步調接近大自然,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在日本飯店「浴室便溺」異味遭求償 旅行社無奈吸收
探索綠色目的地 減碳拚觀光 永續旅遊出發|華視新聞雜誌
台積電研究使用矩形面板基板受關注 尚難成AI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