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需要為了認同道歉

針對赴陸發展的藝人表態稱「我們中國人」,賴清德總統(前排左二)26日表示,在別人屋簷下,應該給予諒解。(洪榮志攝)
針對赴陸發展的藝人表態稱「我們中國人」,賴清德總統(前排左二)26日表示,在別人屋簷下,應該給予諒解。(洪榮志攝)

520之後,大陸環台軍演,兩岸關係緊張,許多藝人紛紛表態支持統一,遭挺綠民眾怒嗆罵爆。然而,前總統蔡英文2016年當選時曾說:「沒有人需要為了他的認同道歉」,對比今日情況,這句話顯得格外刺耳;漂亮話誰都會講,但民進黨及其支持者的所為卻完全背道而馳。

蔡英文曾誓言捍衛每個人都有權利堅持自己的認同和立場,不該因此受到批評或壓力,這正是民主政體最可貴之處。不過觀察近年現實情況,一旦有台灣藝人發表支持兩岸統一的言論,就迅速成為綠營支持者、網軍攻擊的對象,甚至被貼上「賣國賊」標籤。

這樣的網路霸凌屢見不鮮,如今還有誰相信民進黨政府真如蔡英文所言,尊重每個人的認同和選擇?

從民進黨的角度來看,強調台灣主權和獨立,無可厚非,但既然取得政權,也邁入連3任執政,應分清楚黨的意識形態,並無法代表所有台灣人民的意見,在對待關於民族認同的藝人或民眾時,執政黨及擁護者更該展現寬容與尊重,否則,台灣只允許一種聲音,根本只是假民主之名、行獨裁之實。

「只要我當總統一天,沒有人需要為了他的認同而道歉!」蔡英文喊得義正辭嚴,8年後卻只淪為政治話術。在實際操作中,民進黨對於不符合其政治利益的言論和行為,依然嚴厲打壓。

這種口惠而實不至的矛盾喊話,其實反映民進黨的困境。作為高舉民主自由的政黨,卻在面對兩岸關係對立時,無能進行鞏固和平的對話,只好放任民粹攻擊立場不同的言論,捉襟見肘表露無遺。

作為執政黨,民進黨需要真正體現民主價值、求同存異,而非僅僅停留在政治口號和修辭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成就多元、民主和包容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