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奇蹟,才是多數癌症病人的歷程?招名威談「媽媽抗癌失敗」真心話

美國毒理學會認證毒理專家招名威,著重於各式毒物對人類健康之影響與其防治工作。他在發現母親罹癌後,傾注全力和她共同抗癌,在母親離世之初,他幾乎無法承受這巨大悲傷,只能在日後,透過各種方式慢慢梳理、轉化自己的情緒。他於《媽媽抗癌失敗了》一書中,回憶母親生病、治療、離世的過程,或許讀者也能鼓起勇氣,回頭面對自己曾經逃避的悲傷。以下為原書摘文:



沒有奇蹟,才是多數癌症病人的歷程

談論癌症的書籍,講的都是抗癌成功的案例:如何走出罹癌的陰影、如何逃過死亡的威脅、如何讓奇蹟發生,那麼多真實案例的結局都是病人最終擺脫癌症,重回健康,為什麼老媽不是這些個案中的一個? 她明明那麼努力,我也遍尋各種可能的治療方式,為什麼奇蹟沒有出現在我們身上?是不是我有什麼地方沒做好? 老媽這麼早就離開,是不是我的錯?

這些無解的問題困擾了我好久,直到老媽走了一段時間,在我稍稍能擺脫那些自責和糾結,比較平和的去理解和檢視這些過程後,我才發現,雖然那些幸運擊退癌症的個案,的確很振奮人心,但在現實生活中,癌症確診還能全身而退的人,畢竟還是少數。多數的癌症病人,終究很難在罹癌之後,還可以重新找回原本健康的身體,回歸如常的工作與生活。

即使今日的醫療技術如此發達,多數癌症病人的治療過程,可能都是腹背受敵,進退失據,往往治療到最後,還是難逃兵敗如山倒,以致無力回天的命運。而這也正是老媽在胰臟癌復發後,想方設法,不計代價,接受各種治療卻還是不敵病魔,撒手人寰的真實歷程。

在媽媽過世後,我一直不太敢提到她,每次想到陪著老媽抗癌的過程,以及這一路的心情轉折,我就很難保持平靜,所以我幾乎不曾在公開場合,談到媽媽罹癌的事情。




唯一的一次例外,是一個婦女協會的演講邀請,因為已經多次受邀到這個協會演講,所以當協會再次邀請我時,問我能否跳脫平日在媒體上討論的內容,談一些毒物、毒理之外的其他主題,跟成員分享我生命中具有特殊意義的故事,我才鼓起勇氣,公開提及媽媽從發現罹癌、手術、短暫康復、復發、治療、失敗、再治療、再失敗,一直到最後過世的整個病程。

那是我第一次公開談及媽媽罹癌到病逝的心路轉折,演講過程中我極力克制,在準備演講簡報的時候,對於可能會讓我情緒失控的每個節點,都小心翼翼的練習再練習,重複演練了很多次,為的就是能夠好好的完成那次分享。

演講當天,一開始我就先跟台下的聽眾說,如果講到一半,我突然靜默下來,很可能是我的情緒有點激動,請大家包容我,給我幾分鐘的時間平復心情。

記得當天演講結束,我看到台下幾乎所有的人都哭紅了眼睛,也是那一次的演講,讓我感受到有這麼多人跟我一樣,都有摯愛的家人、朋友,因為罹患癌症而受苦受難,甚至告別這個世界的經歷。我這才真切的意識到,原來,沒有奇蹟,才是多數癌症病患及其家屬所經歷的過程。

也是那一次的經驗,讓我覺得應該把自己怎麼陪著媽媽發現、接受、處理癌症,到最後別無選擇,只能忍痛放手,讓媽媽這麼早就從我的生命退場這整個過程寫下來。當時我心想,我要講的,無非就是「一個抗癌失敗的故事」。



當親愛的媽媽罹癌時,毒物專家也只是人子

媽媽為了生下我, 吃了很多苦頭。從小我就常常聽到乾媽啦、外婆啦,好多親戚都對我耳提面命,叮嚀我一定要好好孝順媽媽。他們不約而同的告訴我,媽媽從年輕身體就不好,千辛萬苦備孕5年,好不容易才把我帶到這個世界。

為了懷孕, 媽媽又是打針、又是吃藥、又是動手術, 甚至在生下我之後,就被迫拿掉子宮,自此再也無法生育,所以我是獨生子,沒有任何兄弟姊妹。從我有記憶以來, 我就很能體會媽媽的辛苦, 所以媽媽要我做的事情,我都會乖乖聽話,盡量配合。

媽媽一生辛苦的維持這個家,一直沒能過上她想要的生活,當她好不容易可以活得輕鬆一點,卻又生了病,跟疾病奮鬥幾年後,最後還是走了。沒能讓她享到福,過上幾年好日子,是我永遠的遺憾,而這個遺憾,此生再也沒有機會彌補。

雖然死亡沒有理想的時間,但我真的很難不為了老媽走得實在太早而懊惱。作為一個兒子,在老媽過世之前,我認為自己的表現,充其量只能算是達到她的最低標準,還無法讓她由衷感到安心與驕傲。所以我好希望媽媽能夠多活幾年,如果有機會讓她看到現在的我,我相信她會更放心,也更能確信,她一生摯愛,全心守護的唯一的孩子,已經成為一個有能力照顧好自己和家人的大人了。

即使媽媽已經離開幾年了,回想起陪著她抗癌的那段過程,心裡還是覺得有些不踏實。身為毒物教授,我親身參與母親癌症治療的所有過程,雖然我的所學與專長涉及醫學相關領域,已經比許多人更有資源與能力,可以讓媽媽有更多治療的選擇與機會,但終究,我還是沒能陪著媽媽把癌症治好。

身為人子,在陪著媽媽面對治療的過程中,有許多內在的拉扯與掙扎。至今回想起來,總覺得好像還有很多應該要做,但我卻做不到的事情。我知道從結果來看,或許無論我當時做了多少,事後再回想,永遠只會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而這樣的心情,對我來說真的好沉重。

如果單看學經歷或學術上的成績,我也許有一點累積,但愈是這樣想,我就愈是慚愧,我是如此遺憾自己沒能把媽媽治好,我一直相信一定還有更好的治療方法,一定還有更厲害的醫生,只是我來不及找到。

即使讀了再多的書,拿到再高的學位,就算所學的專業跟醫學相關,但終究我連自己的媽媽都沒辦法救治,既沒能發揮所學,也無法克盡孝道。我之所以在媽媽離世後,會覺得這麼不捨,遲遲未能從悲傷中走出來,原因就在於我一直質問自己:是不是沒有竭盡所能,把所有的辦法都試過一次?我總覺得似乎還有什麼可以做、應該做的事沒有做。這些念頭三不五時就跳出來質疑我自己,讓我一直處在後悔之中。

比起3、4年前,如今我的工作量大了很多,如果媽媽現在還在病中,我可能沒有當年那麼多時間,能夠每天都去醫院看她、陪她、照顧她,但就我對老媽的理解,她一直期待兒子可以賺更多錢、能夠更爭氣、更有出息,比起天天去醫院看她,也許她更想看到我在事業上有長足的發展。

她走後這幾年,我是真的很努力,或許就是想讓天上的媽媽感到安慰。只可惜她不在身邊,好多東西我已無法跟她分享,這也讓我覺得,即使我做出再好的成績,終究還是有點美中不足。

(本文摘自/媽媽抗癌失敗了:如果時間重來,我希望做到的那些事/天下生活/首圖來源:招名威臉書粉絲頁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人在臨終前有什麼預兆?安寧醫師揭「瀕死症狀」:最遺憾沒做這件事
親自替兒子拔管、縫製心肺肝臟⋯勇敢媽媽在開刀房教懂醫師的一堂生死課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沒有奇蹟,才是多數癌症病人的歷程?招名威談「媽媽抗癌失敗」真心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