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訪華解讀:中美關係防失控,戰略溝通重回「基辛格式接觸」
本周,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訪華,為期三天。沙利文在北京期間,主要與其對應官員、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舉行長時間會談,後者為中國目前主管外交事務的最高級別人物。
會談後,雙方都發佈公告。中國外交部稱,王毅與沙利文進行了「坦誠、實質性、建設性討論「,並表示「從實力地位出發不是國與國交往的正確方式」,「中美兩國要避免衝突對抗,關鍵在於遵守三個聯合公報」等。
白宮發佈的公報則強調了對中國支持俄羅斯國防工業基礎及其對歐洲和跨大西洋安全影響的擔憂,以及美國將繼續採取必要行動,防止美國的先進技術被用於破壞「我們的國家安全」,同時又不會對貿易或投資造成不當限制。
雙方也表達了合作的意向,比如在禁毒、執法、非法移民遣返、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進一步合作;不久的將來兩國還將舉行一次戰區指揮官電話會議。
公告並未談及習近平、拜登是否會再次進行雙邊會談。但白宮的公告披露,計劃在未來幾周內進行一次領導人級別的通話。
這場並非最高級別的會談,卻在中美日益對立的背景下,備受關注。受訪專家認為,兩國關係持續承壓,因而派出沙利文,恢復了「基辛格式接觸」,以保障兩國關係不至於失控。
「基辛格式接觸」
「這次訪問也恢復了自基辛格以來的模式,」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向BBC中文介紹,這種模式下,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直接、低調地與中國對應官員打交道,以應對兩國關係中的壓力。
何瑞恩(Ryan Hass)曾在奧巴馬主政時期(2013至2017年間)擔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台灣及蒙古事務主任。
何瑞恩所稱的「基辛格式接觸」,是指基辛格作為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的現職)時,於1971年秘密訪華,此舉避開來自美國內部的阻力,幾乎繞開整個主管外交的國務院,最終與隔絕多年的中國建立聯繫,促成第二年尼克松訪華,實現中美建交,這也成為尼克松備受爭議的總統生涯的一大亮點。
基辛格曾在其自傳中描述國務院冗雜的工作程序,以及由其滋生的官僚主義和剛愎自用,以此凸顯他「秘密訪問」中國的傳奇經歷則顯得非常規和突破性。相比之下,沙利文在去年1月「間諜氣球」事件後,面臨相似的情況,剛剛開始回暖的中美關係,突然中斷,對峙加劇。
此後18個月,包括此次訪問在內王毅和沙利文進行了五次面對面會談。
而且類似會談也保持一定秘密性。2023年5月10日,沙利文和王毅分別抵達維也納。《金融時報》援引美國官員稱,選擇維也納因為它與華盛頓和北京的距離相等,而且外交官可以在這裏低調而隱蔽地會面,雙方都對會議進行保密,而且足不出戶地在酒店內會談,該官員描述他的行程——「非常簡單,你飛過來,坐車到酒店,進入房間,然後一坐就是幾個小時」,此後在馬耳他、曼谷的會談也一般如是。
本周三發佈的白宮公告中將兩人上述的頻密溝通稱為「戰略溝通渠道」——「沙利文和王毅主任指出了這一戰略溝通渠道在過去18個月中的重要性,並承諾將繼續保持高層外交和工作磋商」。
何瑞恩表示,近年來中美關係在不同時期都有向危險方向發展的趨勢,過去一段時間,沙利文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處理中美關係。
焦點:俄烏與台海
但就會談效果而言,基辛格當年意在「破冰」,沙利文則意在「防止失控」。
路透社援引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一名高級官員稱,「美國的外交和溝通渠道並沒有表明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變化。這是一種激烈的競爭關係。我們致力於負責任地管理這種競爭,並防止其演變為衝突。」
在沙利文和王毅頻密會談的18個月中,台灣經歷大選,被大陸視為「台獨」支持者的賴清德當選,中國軍演在台海持續;俄烏戰場戰事長時間膠著後,烏克蘭開始反攻俄羅斯本土。
在中美之間,美國國會議員繼續訪問台灣,美國驅逐艦渡過台灣海峽,8月23日,美方以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開展軍事行動為由,宣佈制裁數十家中國企業,並將42家中國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白宮指出了定期、持續的軍方溝通的重要性,並計劃在不久的將來舉行一次戰區指揮官電話會議。路透社稱,沙利文想將美中兩軍之間的對話擴展到戰區指揮層級,主要希望此舉能夠防止在特定區域(如台灣海峽)發生衝突。
何瑞恩也向BBC中文指出,沙利文訪問將為雙方提供一個直接對話的機會,以了解彼此對台灣海峽和烏克蘭事態發展的看法。「雙方將有機會詢問對方的戰略意圖。這些交流不會起到談判的作用,但會縮小誤判的空間。」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璵璠撰文稱,在近期競爭面上升的情況下,進行對華戰略溝通和高層交往,是拜登政府「管控競爭」的舉措。
拜登卸任前的「習拜會」?
王璵璠還提到另一個關鍵因素——美國大選。拜登退選,意味著明年中國必將面對一位新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或者賀錦麗。
「美方可能希望中方在民主黨關切的國際熱點議題上給予幫助。」王璵璠認為,雖然拜登已經退選,但他若能在剩餘任期平息烏克蘭危機或至少取得一定進展,可為其創造政治遺產,並有助於拉抬民主黨選情。
何瑞恩認為還有另一種可能,沙利文在北京會談的內容將有助於美方判斷拜登在1月卸任之前是否有必要與習近平進行接觸。
何瑞恩還為這場潛在的「習拜會」提供兩個可能場合——11月18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G20峰會,或者11月在秘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
拜登雖然只擔任一任總統,而且任期內新冠疫情使出訪受限,即便如此,他很可能會是自卡特以來第一位沒有在任期間訪問中國的美國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