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疼痛 找出並尊重每位病人的「差異」

治療疼痛 找出並尊重每位病人的「差異」

治療疼痛 找出並尊重每位病人的「差異」〈黃仲丘報導〉

「疼痛」的成因有百百種,對於長期慢性疼痛的患者來說,生活品質、睡眠、情緒、精神狀態都 會受到影響,生理心理環環相扣,並逐漸惡化,陷入疼痛輪迴,有時甚至會痛到想了結生命。三軍總醫院麻醉部疼痛科主任葉春長,以罹患交感神經失調症的的患者舉例來說,這類患者有時候真的會痛到想要把手或腳給剁掉。葉春長說:「有些人就是他變成交感神經失調症,正確名稱叫複雜型區域性疼痛症候群,他可能不只感覺神經受影響,他交感神經也受影響,可能一開始膚色會改變,一會比較紅,比較晚期甚至發紫,顏色會變暗,毛髮脫落、指甲痛到不敢剪。交感神經受影響、運動神經也受影響,甚至骨頭嚴重會到骨質疏鬆。是屬於交感神經失調症。這一類的病人會痛到輕生,想把手、腳剁掉。」

葉春長表示,因為疼痛而求診的民眾,痛因各式各樣。主要以慢性疼痛居多,佔了將近一半的就診人次。另外也有一到兩成是癌症患者,有些開完刀使用大量的止痛藥仍然無法緩解。還有例如中風所導致的肢體受限患者以及比較好處理的,例如扭傷、拉傷等急性疼痛患者。葉春長:「來門診看診的,各式各樣的都有,慢性疼痛的居多,慢性疼痛很多是退化性的,比如說,頸部或腰椎等退化性關節炎,或五十肩坐骨神經痛,大約佔了四五成。有少部分是癌症疼痛的,比如說開完刀,癌症還是影響他的生活,已經用到大劑量的止痛藥,或是嗎啡類止痛藥還沒有辦法緩解的,這一類的病人也有。甚至有一些是功能受限的,比如中風後的肢體受限。那另外還有急性疼痛,有些急性疼痛比較好處理的,包括扭傷、拉傷、韌帶拉傷等,疼痛的種類原則上大概分為這幾類。」

疼痛的方式有百百種,在治療上也會有中西醫療法的差別,葉春長表示,無論中醫或是西醫,都有他的局限性,沒有任何一種方法是完美的,因此需要使用的是取各家所長的「整合性替代療法」(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treatment)的治療概念。葉春長:「任何治療都有它的限制,無論中醫也好西醫也好都有它的限制,治療的效果不可能百分之百有效,所以遠落療法也好、低能量雷射也好、或其他的替代性治療,在我們的西醫觀點統稱為(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treatment or medicina)「整合性替代療法」。它等於是當輔助的,但有些效果是出乎意料的好,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

「整合性替代療法」強調疼痛治療的跨領域結合,目前在三總疼痛醫學中心,有採用一種叫做「遠絡療法」的中西醫整合療法。葉春長表示這套療法是由台灣留日麻醉醫師柯尚志所創,以西醫觀點,將中醫針灸公式化的中西合璧的疼痛治療。將原本中醫12經絡的361個穴位,簡化為每條經絡9個主要穴位,共一百零八穴。每個穴位對應不同的痛點,在不碰痛點的前提下,進行的非侵入性治療,葉春長說:「十二條經絡加起來,傳統中醫有361個穴位點,他把十二條經絡系統化的整理,用對應的方式,每一條經絡都是九個穴位點,十二條經絡算起來就是一百零八個穴位點。用四種連接方式去連接,也看病人是急性疼痛或是慢性疼痛,然後是局部還是中樞性的問題,配合五行或六行的治療模式,用對應的方式,遠處對應的方式,不碰痛處。」

由於遠絡療法將傳統中醫經絡,經過系統化的整理,葉春長說學習過過遠絡治療方式的中西醫的醫師,思考邏輯會比較一致,選的穴位點也比較一致,對於還沒有壓迫到神經的慢性疼痛,疼痛獲得舒緩的成功率大概有五六成以上。

54歲的孫女士,大約在五十二歲時進入更年期後,出現五十肩疼痛,腰椎也曾經長期疼痛,頸椎也曾經因為第二節骨折,合併零零總總的身體問題,讓她疼痛到一度連扭毛巾的力氣都沒有,在治療期間曾經一天要吃上三種不同的止痛藥,熱敷復健都不見起色,直到接受葉醫師的遠絡療法,並搭配其它治療才獲得舒緩。孫女士說:「肩阿腰阿,到最後爆點是手臂,從肩膀一直往下痛痛到手指頭,嚴重到手會麻,疼痛到任何握的姿勢都做不起來,連轉毛巾開保特瓶都沒辦法。也就是這樣好幾科一直看。疼痛雖然不會致命,可是對我們來講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會讓我們情緒非常低落,一直到來到主任這裡得到很好的改善以後,整個人就像重生一樣。」

另一位59歲的土風舞老師許女士,也曾經因為跌倒,造成肩膀損傷、頸椎跟椎間盤突出的疼痛,她回想起這段期間她曾經進行了,一個月的熱敷電療與一個月的吊脖子復健,兩個肩膀卻越來越痛,之後又去其他醫院接受過「熱凝療法」,也是不見起色。她回想起這些就醫經驗,有感而發的表示,醫生與病人的溝通很重要,醫師沒有好好的溝通詢問,甚至不讓病人多表達自己的感受,都會延誤治療讓病人恐慌。許女士說:「我的感覺是醫生很重要,醫生給病人的安全感讓我知識增加,我第一次是去人家介紹的骨科權威,他竟然跟我講沒事,我都X光片他了,他在那邊照然後馬上看,跟我說你沒事嘛,你沒病嘛!第一個他給我延誤了。第二個地方,我去那邊,他也不讓我商量,就是我認為你應該怎麼做你就做!可是我到這邊為什麼我會很安心,是因為他給了我很多的知識

。」

蔡春長表示,在治療疼痛時,一定要找出疼痛背後的真正原因,也因為疼痛的成因十分複雜,才會設立疼痛醫學中心,由不同專長的團隊釐清每一位病人疼痛需要處理的優先順序。蔡春長說:「設立這個整合疼痛中心,主要是因為,慢性疼痛的病因是複雜的,有時候病人來看。比如說是嚴重壓迫神經的,我會給他良心的建議,我不能去延誤他的病情,該做的檢查,可以先做的我會先幫他做完,來的當下就先做評估,給他適當的建議,然後再轉介給合適的醫師。有些是要大家一起幫忙。」

蔡春長建議民眾遇到疼痛問題不要忍,會延誤病情。他也表示,有的時候就的確會遇到沒有辦法馬上診斷的病情,沒能夠在第一時間對症治療。如果在特定科別就診三個月以上仍然無法改善症狀,建議轉介適切的科別,例如神經內外科、骨科、復健科、疼痛科甚至風濕免疫科,適度的調整科別,有時候是必要的。

如同醫師所說,沒有任何一種療法是十全十美,因此需要有「整合性替代療法」的互補概念。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成因也不盡相同,因此更重要的是醫病問診過程中「溝通」的實踐,醫師如何傾聽病患的痛楚,影響了之後一連串的診斷,更影響著病人的健康狀況與心理感受。

〈攝影:黃仲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