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染政治味 美意恐失焦

高市經發局代理局長王宏榮16日強調,高雄振興購物嘉年華會繼續舉辦,不會失信於民。(柯宗緯攝)
高市經發局代理局長王宏榮16日強調,高雄振興購物嘉年華會繼續舉辦,不會失信於民。(柯宗緯攝)

正當各縣市大肆搶攻國旅市場,振興轄區經濟之際,原先超前部署的「高雄振興購物嘉年華」卻因沾染政治,失了焦點,恐影響民眾消費意願。罷韓後,綠營、綠媒仍吵得喋喋不休。官員也無奈說,如果辦的人不是韓國瑜,或許就不會引來這些爭端了。

「高雄振興購物嘉年華」啟動前到起跑後,不論是標案、成效,藍綠各自解讀。韓市府原先用意,是搶在中央7月三倍券推出前,搶先推出振興購物嘉年華,希望能早先一步,吸引全國觀光客及本地客消費,藉此活絡經濟。

然而,該活動在敏感的罷韓前夕起跑,自然被放大檢視,甚至被汙名化。韓市府自認不為政治,而是為讓民眾及早恢復經濟,但綠營認為這是為解救韓國瑜聲勢及避免被罷免,但最無辜的恐怕是市府底下文官及商家。

持平而論,振興嘉年華出發點立意良善,但多少有瑕疵,市府經發局再三重申是依法、依程序執行,不願外界過度解讀,只是標案無法委外,累到的是底下文官、基層人員,得收拾殘局。

觀光業、商圈等業者,對於振興嘉年華原抱持樂觀態度,希望能刺激經濟活絡,效益逐漸浮現,然而又因政治蒙上一層灰,業者憂心遊客不願來高雄觀光,不禁感嘆「如果少了點政治味,高雄會不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