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台灣協會「中國對歐洲的干涉」講座 (圖)
法國台灣協會17日舉辦「中國對歐洲的干涉」講座,邀長期關注中國議題的法國參議員卡托蘭(右)與前法新社總編輯董尼德(左)開講。駐法代表吳志中(中)作結語時說,透過價值觀能對抗中國干涉。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攝 112年3月19日
法國台灣協會17日舉辦「中國對歐洲的干涉」講座,邀長期關注中國議題的法國參議員卡托蘭(右)與前法新社總編輯董尼德(左)開講。駐法代表吳志中(中)作結語時說,透過價值觀能對抗中國干涉。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攝 112年3月19日
2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俄,與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進行會談。今(29)天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也公開邀請習近平訪烏,並說「我們已經準備
[Newtalk新聞] 因質疑中國利用「發展中國家」位置爭取更多優惠待遇,美國眾議院當地時間 27 日以 415 : 0 的一致性票數結果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發展中國家法》,敦促美國務卿爭取在國際組織中將中國改為「中上收入國家、高收入國家或發達國家」。 據《國會山莊報》報導,提案者認為,中國利用「發展中國家」地位鑽漏洞,傷害其他真正有需要的國家。立法要求國務卿「爭取」將中國在包括美國和中國在內的國際組織中的地位從「發展中國家」改為「中上收入國家、高收入國家或發達國家」,並提出具體實施機制。 另外,也指示外交官要努力「確保中國不會因其具有發展中國家地位」而在組織內獲得優惠待遇或援助。 提案人、加州共和黨議員金映玉(Young Kim)表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佔全球經濟的 18.6% ,他們的經濟規模僅次於美國。美國被視為發達國家,中國也應如此。 金映玉表示,然而現實是中國仍被歸類為開發中國家,他們也正利用這一地位玩弄制度,傷害真正需要幫助的國家。目前,包括聯合國在內的一些國際組織認為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台獨教父?馬英九會江蘇書記:我在「台
捷克眾議院議長艾達莫娃(Markéta Pekarová Adamová)25日率百人團來台,28日她到立法院,由院長游錫堃頒贈國會一等榮譽獎章,演說時強調捷克與台灣同在,而她一身艷紅洋裝掀起討論,艾達莫娃今(29)日表示,台灣、捷克國旗上都有紅色,且紅色象徵成功,因此自己特別挑選出自捷克設計師的紅洋裝。她還說,等到7月台北與布拉格的直航開通,就可以來購物。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遭受西方制裁,世界貿易的分裂也越趨明顯,日媒指出,一個以俄羅斯為起點的新經濟圈正在形成,比對2022年和2021年的貿易數據,發現中國、印度和土耳其這3國對俄的貿易大幅增加。
[Newtalk新聞]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28日於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一旦台灣遭到攻擊,日本等美國盟友將會配合馳援台灣。 日本《每日新聞》稍早報導,米利將軍回覆是否相信盟友會在中國入侵台灣時「現身」說:各盟友將「根據國家/地區的不同,會以不同的方式出現,但答案是肯定的。每個國家將根據自己的戰略利益行事。」 他列舉了日本、韓國、菲律賓、泰國和澳大利亞,並說:「美國擁有出色的聯盟和友誼網絡,這使它對中國和俄羅斯具有戰略優勢。而中國,則幾乎沒有朋友。」 至於中國海軍艦艇的數量多於美國海軍的問題,米利將軍則說,「如果把日本海上自衛隊、澳大利亞、英國和法國的海軍加起來,我們的數量更多,攻擊力也更強。」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多次表示,如果中國入侵台灣,他有意讓美軍參與保衛台灣。 為加快構建與中國軍事實力增強相適應的防禦態勢,拜登政府將向台灣提供武器,加強訓練,促進外交和安全部門之間的交流,並強化與日本、菲律賓等周邊國家的關係。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秀肌肉?!俄羅斯啟動核導彈演習 動用擁分導核彈頭RS-24西方軍援都靠它運送 俄軍為何
[Newtalk新聞] 所屬於基督教民主黨(簡稱基民黨)的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在任期間,持續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但現今國際情勢大變,基民黨與保守派盟友基督教社會黨(基社黨)重新起草立場書,將改變「對中戰略」,背後原因包含俄烏戰爭與中國在全球的侵略性行為。 據《Politico》報導,梅克爾在任總理的對中務實立場,透過貿易維持和平的立場將會被改變。這份 22 頁的立場草案書,右派的基民黨與基社黨認為,透過經濟合作來維繫和平的概念,對比現今在「俄羅斯的案例上已經失敗,且對中國也越來越是如此」。 過去德國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與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也多次強調,將有必要制定對中戰略,部會已經在進行研擬,但尚未看到德國有提出全面的戰略。 歐媒報導,這份文件寫道「中國的崛起」是「所有尋求保護、加強和支持以維持國際規則秩序的國家面臨的 21 世紀歷史性核心挑戰」。更稱,對中國的政策應該擺脫務實、親北京的立場,特別是在貿易方面。我們不應該無視中國主動改變平衡,並明顯將兩國關係的核心推向系統性競爭這一事實。 文件強調,對中
美國再怎麼用力保衛台灣,都離不開一個核心的問題:「何時要與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每位到台灣訪問的外國代表團都會很自然的談到「建交話題」。主要的心理背景是,他們都認清中共邪惡本質,更珍惜台灣民主自由。
(中央社記者吳昇鴻台北30日電)捷克總統帕維爾重申與總統蔡英文會面的意願,表示兩人可在國際會議場邊非正式會談。外交部發言人劉永健今天表示,外交部一向積極與各國透過高層交流,「未來有機會將配合辦理」。
宏都拉斯在本月26日正式宣布與我國斷交,並下令我方必須在一個月內撤離外館籍人員。宏國政府隨後在當天立刻發出聲明指表示:「宏都拉斯政府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向卡蕬楚總統發出訪問邀請。」根據本報掌握獨家消息,宏國總統卡蕬楚已規劃訪中,大陸將會在人民大會堂前以盛大軍禮迎接,並授予人民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並簽署一帶一路備忘錄,同時宣布「利多消息」。
南韓「朝鮮日報」30日報導,南韓國家安保室室長金聖翰29日請辭,據悉背後主因是美國總統拜登和第一夫人吉兒1月曾提出在南韓...
[NOWnews今日新聞]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CharlesIII)原定於本月訪問法國和德國,作為英國國王的首次國是訪問。不過因為法國正值年金改革示威,行程暫時取消,查爾斯三世在29日抵達德國...
[Newtalk新聞] 宏都拉斯26日和中國建交,和我國斷交,我國邦交國剩下13個,國民黨也要求外交部長吳釗燮下台負責。對此,前總統陳水扁今(29)天受訪時回應,中共對台灣的外交政策很簡單,就是挖光、擠光、堵光,蔣家時代前後17年更是斷掉38個國家,他反問:「難道當時要找38個外交部長來做?台灣不分朝野、藍綠通通一樣,『阿共』就是那種壞鄰居啦!大家要團結,好不好?」 對於蔡英文總統訪美,陳水扁表示,總統一定會過境訪問美國,總統元首外交非常辛苦,他感嘆:「我們是過來人,所以你就知道說,為了台灣的外交,我們的處境這麼艱難,要走出去也不簡單。」並提到,自己出訪15次,最後一趟是參加瓜地馬拉總統當選人科隆的就職大典,而且也順道去訪問在東加勒比海3個島國、我們的邦交國,最後一個在2007年我們完成建交的聖露西亞。 陳水扁回憶,自己最後一趟出訪時,中國對台灣外交的打壓也沒放手,利用他去訪問瓜地馬拉參加總統就職典禮,要去聖露西亞時「把我們邦交國,非洲的馬拉威、也就是副署長羅一鈞去的國家,直接拉掉,(中國)就是這樣的國家啊!」他痛批,「阿共」就是這樣,對台灣的外交政策很簡單,就是「三光」政策,挖光、擠
斐濟共和國政府28日決議恢復我國駐斐濟代表處原有名稱和外交特權,其中恢復駐處名稱為「中華民國(台灣)駐斐濟商務代表團」(Trade Miss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Republic of Fiji),並享有法律保障方相關外交特權。學者分析,早在斐濟新總理拉布卡(Sitiveni Rabuka)年初拒絕中國代訓斐濟軍警,阻止中國軍事力量進入南太平洋,就已經能看出斐濟將走抗中路線,而且這股風潮早已蔓延至南太各國。 斐濟變天親中政府下台 為台灣代表處正名 就在宏都拉斯宣布與台灣斷交後,斐濟方面卻傳來好消息,決定恢復台灣代表處的名稱為「中華民國(台灣)駐斐濟商務代表團」,並享有一切相關的外交特權。由於斐濟和中國有正式邦交,因此這是否意味對台灣與中國雙重承認?外交部表示,有關台灣與其他非邦交國交往,並沒有排除任何狀況,任何國家有意提升對台經貿空間,外交部皆會認真研議。 只是回顧我國駐斐濟代表處的名稱變動爭議,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斐濟前政府迫於中國壓力,在2018年片面將台灣駐處更名為「駐斐濟台北商務辦事處」(Taipei Trade Office i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30日就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一事表達了中方的立場。毛寧指出,中方對此事表示強烈譴責和抗議,並稱台灣領導人任何以任何名義、任何理由訪美都是不可接受的。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28日專電)捷克學者傅賢毅今天撰文分析,捷克政府內部對眾議院議長艾達莫娃訪台有高度共識,訪團名單凸顯捷克有意與台灣建立多層次的關係。他研判中國不至於報復捷克。
[Newtalk新聞] 總統蔡英文展開「民主夥伴共榮之旅」抵達美國紐約,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登機歡迎,蔡總統此行將在訪問瓜地馬拉與貝里斯後,再過境美國洛杉磯,可能與美國眾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會面,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已經揚言,中國一定會堅決回擊,但美國官員表示,不會改變讓台灣領袖過境的長期做法。 路透社報導,中國聲稱民主台灣是領土一部分,警告美國官員不可以會見蔡英文,不過,2名消息人士透露,有多達20名或者更多的美國國會議員,計劃陪同麥卡錫與蔡英文會面,目前地點初定在洛杉磯附近的雷根總統圖書館。 報導指出,這是蔡英文自2016年上任以來的第7次過境美國,美國與其他國家擔心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可能會鼓勵中國對台灣採取行動。儘管中國發出警告,但蔡英文仍然堅定出訪,並且自2019年以來首次在美國停留。 等訪問完友邦,蔡英文將再次過境美國,外界預期台灣領導人與美國眾議院議長將在美國領土上的首次會面。原本麥卡錫是希望訪問台灣,但後來捨棄這個更具挑釁性的訪問。 如今,蔡總統抵達紐約,受到僑界與美國政界歡迎,預定在當地時間29
面對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和中國建交,不只讓台灣不滿,也引發世界各國的關注,甚至讓人認為,中國就是靠一帶一路,借款給發展中國家,製造債務陷阱,進一步脅迫利誘這些國家轉向表態支持中國,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出面火大痛批。
(中央社記者吳昇鴻台北29日電)捷克眾議院議長艾達莫娃日前率團訪台,今天在外交部舉行離台前記者會。對於台灣對捷克的軍購案是否進一步合作,艾達莫娃表示,此行台捷簽署多項備忘錄,內容包括「捍衛台灣民主自由」內容。她說,捷克和台灣會在資訊、數位安全領域強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