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攜手仁愛國小學童 激起學童對海的五官感受

海洋大學與八斗子產業觀光促進會,特別設計了「坐著時光機前往女巫之鄉-走訪八斗子漁村暨生態踏查」,帶領仁愛國小二年級學進行戶外海洋教育活動。〈記者王世明攝〉
海洋大學與八斗子產業觀光促進會,特別設計了「坐著時光機前往女巫之鄉-走訪八斗子漁村暨生態踏查」,帶領仁愛國小二年級學進行戶外海洋教育活動。〈記者王世明攝〉

▲海洋大學與八斗子產業觀光促進會,特別設計了「坐著時光機前往女巫之鄉-走訪八斗子漁村暨生態踏查」,帶領仁愛國小二年級學進行戶外海洋教育活動。〈記者王世明攝〉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三漁興旺-國際藍色經濟示範區」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王彙喬助理教授發揮USR精神連續四年帶領八斗子產業觀光促進會執行青年發展署戶外教育活動,推出了許多屬於在地特色的海洋教育活動,而這次特別為仁愛國小設計教育活動,不只讓學童對於自己家鄉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外,更讓學童可以有五官的體驗加深對於海的認識。

海洋大學與八斗子產業觀光促進會為呼應仁愛國小二年級校訂課程(跨領域主題課程)—「Sea & City Smart 潮間帶探險趣」結合SDG14海洋生態,了解海洋不同生態區域,認識潮間帶多樣生物,培養珍惜、愛護海洋的態度。特別設計了「坐著時光機前往女巫之鄉-走訪八斗子漁村暨生態踏查」的戶外海洋教育活動,藉由導覽老師的解說,讓學童們認識大坪海岸潮間帶的海洋生態,溯源曾經在餐桌上看到食物原始樣貌,以及認識八斗子漁村早期居民依海而生的技能。

在十八日的活動中,包含了潮間帶的尋寶探索、友善漁法-扒手網體驗及石花菜押花書籤等三種主要活動,讓學生可以有五官的體驗。潮間帶探索可以看到各種藻類及生物,過程中導覽老師以生活化的方式,帶領二年級學童認識潮間帶的生物及漲退潮等科普知識。輔以扒手網體驗,讓學童體驗早期生活在八斗子漁村的居民,如何使用扒手網捕撈魚類,將這個友善漁法讓學童認識後,進而可以讓學童了解海洋保育的重要性。

王彙喬表示,早期海女採摘石花菜、清洗曝曬並且作成石花凍,學童們透過這次的活動除了瞭解石花菜六曝六曬的過程外,還將石花菜做成專屬自己的書籤。活動最後為今日炎熱的天氣,來杯沁涼消暑的石花菜凍飲,邊喝邊看各種時期的石花菜樣貌,讓這杯消暑的冰品,冰鎮一下內心欣喜的心情,讓學童們留下美好的記憶。

在王彙喬助理教授推動下,這幾年來,基隆市已有三所國小及其他縣市高中來到八斗子場域認識漁村文化,每年的活動內容深受學童及老師們的喜愛。每次的教育活動都會讓海洋大學觀光系的學生擔任領隊,作為未來就業前的實習,並且與八斗子產業觀光促進會合作開發出各式遊程,希冀讓更多人可以藉由活動深入了解基隆八斗子的過往與發展,進而一起保護這片難得一見的海洋環境與文化,也歡迎各縣市的國中小學生前來基隆八斗子,來場八斗子漁業文化與海洋生態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