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學舉辦國際鮪漁業面面觀研討會

臺灣鮪漁業產量全球第一的背後,是多少苦心經營的成果?面臨國際資源保育的浪潮,又面臨多少質疑與壓力?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中心舉辦「國際鮪漁業面面觀研討會」,邀請臺灣遠洋鮪漁業產官學代表,回顧鮪漁業發展史背景,及在快速發展之後,如何面對大西洋鮪類保育委員會(ICCAT)所採取的貿易措施? 海大海洋中心表示,臺灣是漁業大國,不論在沿近海漁業或是遠洋漁業,都是重要的產業,這次「21世紀臺灣漁業永續論壇」,再度針對臺灣遠洋漁業中極為重要的鮪漁業發展,所面臨的各項挑戰舉辦研討會,邀請各界專家學者與會積極商討因應對策,讓臺灣鮪漁業、遠洋漁業在全球環境變遷、國際貿易趨勢與保育的壓力下,能永續發展,以嶄新的態度面對鯊魚、海鳥、海龜的保育措施,並與太平洋島國、沿岸國、遠洋國及貿易國家間外交折衝,以維持臺灣遠洋漁業的經營優勢。 這次的研討會由前農委會副主委、海洋大學講座教授李健全主持,針對「遠洋漁業發展背景」、「發展危機」、「國際組織貿易制裁與因應」及「國際保育與貿易趨勢之因應」主題進行討論。 校長張清風指出,臺灣自一九一二年起逐步建立全球鮪漁業的領先地位,一九九二年曾居全球第二,僅次於日本,近年因應印尼、菲律賓、中國等國家崛起,漁獲量仍佔全球鮪類產量近六趴,位居全球前五大鮪漁業國家;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所長黃向文表示,由於鮪類屬於高度洄游物種,系群來回於各國專屬經濟水域以及公海間,因此管理極度仰賴國際區域性漁業管理組織(RFMOs)成員合作,共同保育資源。 黃向文指出,FMOs近年擴大管理層面及深度,包括管理物種擴展至鯊魚、管理方法從漁獲報表、漁船監控系統、漁業觀察員到漁產品電子漁獲證明書、港口國監控以及貿易措施等等;面臨越來越多的管理要求以及島國崛起,政府以及產業界如何因應國際間對於鮪漁業資源之分配運用,以維持臺灣鮪漁業永續經營之優勢,都是當前必須嚴謹面對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