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藍碳復育從選點做起 經評估澎湖縣最佳

臺灣沿海的海草生態系受人為干擾影響,海草床面積減少中,為瞭解臺灣究竟有無適合復育海草的棲地點位,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與國立中山大學合作,調查臺灣周遭海域十四處海草床之四季現地海草生物及環境資料,分析及建構最適棲地模型,結果顯示澎湖本島沿岸適合海草復育的面積最廣,其次為恆春沿海、新竹沿海及小琉球,為海保署結合地方政府、團體與企業推動藍碳復育工作重要參考。(見圖)

海保署今(十)日表示,相關研究指出,近年受人為干擾及氣候變遷影響,全球海草床面積正不斷的減少,導致生物多樣性與碳匯急速萎縮,促使海草復育受到重視;復育不僅能減緩海草生態系的衰退,且能將已縮減的海草恢復族群數量,並修復生態系功能,而復育的關鍵就在選擇適合的培育地點與方法。

海保署委託中山大學研究團隊於一一二年在澎湖、西海岸、恆春與小琉球等海域調查,發現甘草、卵葉鹽草、泰來草、線葉二藥草、單脈二藥草及貝克氏鹽草等六種海草,同時蒐集四季現地海草密度、葉長、葉寬、根系錨定力與光合作用效率等生物資料,以及溫度、鹽度、營養鹽及底質粒徑等環境資料,運用多光譜航拍與即時動態定位RTK(Real-time kinematic)進行海草床現地分布調查,最終將以上資料網格化匯入地理資訊系統(ArcGIS)建構最適棲地模型,並初步評估各場址區分為「較不適合」、「適合」、「較適合」及「非常適合」等四種等級,該模型的建立將能提供未來臺灣不同尺度下海草復育選址的標準化流程。

海保署說明,模式中最適棲地意指適合海草生存的棲地,但很多棲地可能已受到自然或人為干擾而漸不適合海草生存,該情況下需輔以棲地復原以增加復育成效;以小琉球肚仔坪為例,近二十年海草覆蓋面積銳減,伴隨著具挖鑿特性的梅氏長海膽與口鰓海膽大量出現,造成潮間帶岩石裸露與淤沙驟減(海膽荒漠),經初步觀察現地海草床的狀況,推測底沙缺乏與大量海膽的影響,可能是肚仔坪泰萊草海草床衰敗的主因。因此,目前中山大學研究團隊正以移除海膽,將海草移植至沙袋搭配籠具去除食植效應,在肚仔坪進行棲地恢復與海草復育實驗,作為評估大規模復育的參考。

海保署強調,該計畫相關調查仍在執行中,未來待完成後,成果報告將公布於該署官網,可供各界下載參閱完整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