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生館養鱟 孵出小北鼻
中國時報【潘建志╱屏東報導】 海生館「鱟」(音后)成功在人工養殖環境產卵,順利孵出小鱟是海生館首例。鱟已在地球存活4億年有「活化石」之稱,但牠卻敵不過人類破壞環境摧殘,目前台灣幾乎看不到蹤影,因此人工繁養殖技術對其物種保留非常重要。 現生鱟外形和牠們4億年前祖先幾無差異,當其他物種為適應環境而改變外形結構時,鱟卻堅持原汁原味。另鱟也稱為「鴛鴦魚」,因為公母一旦結為連理就會如影隨形,至死緊緊在一起。 今年海生館鱟產下百餘顆卵,色澤晶瑩剔透。館內鱟往年也有產卵紀錄,但未孵化成功;今年特地派飼育員到金門水試所學習人工繁養殖技術,果然順利孵化,目前已孵出4、50隻小鱟。 企畫部副理張正杰說,鱟要在人工養殖環境繁殖成功並不容易,必須要讓整體環境就像野外沙岸、礫石岸棲地一樣,另水溫要維持在24到26℃,水質也要乾淨。他說,因館內展示缸有水循環系統,產卵要特別注意,免得卵被過濾掉。 成功孵化小鱟要餵食細小藻類,因體型非常微小,照顧起來不容易;預計公鱟要脫殼16次、母鱟要脫殼17次才會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