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貨櫃落海危害海洋生態 IMO通過新規促船公司申報

在車斗上擺上一樣又一樣的商品,每一項物品都沾上許多沙土,這些都是海洋生態學家勒維斯從沙灘上撿回的海洋垃圾,全都是從掉進海洋的貨櫃中漂浮到岸邊的商品。

生態學家勒維斯表示,「這些物品是2020年11月,在夏威夷群島以西1200英哩處發生貨櫃墜海事件後,流漏出來的部分商品。它們在2021年秋季到2022年,開始出現在海灘上。」

根據WSC「世界航運評議會」調查顯示,過去16年,平均每年有超過1500個貨櫃,總計至少有超過2萬個貨櫃沉入海底,對海洋生態傷害相當大。

像是2004年,1艘從美國舊金山前往洛杉磯的貨輪,有15個貨櫃掉入蒙特利灣國家海洋保護區,傷害當地的海洋生態與物種,最後船公司與美國司法部達成和解,賠償325萬美元。

2020年11月,日籍貨輪ONE Apus海聯雨燕號,從中國到美國加州途中遭遇巨浪,超過1800個貨櫃掉落太平洋,其中裝載的電池、乙醇、煙火等,都嚴重影響當地漁業、海洋動物棲地,並增加有毒海洋垃圾數量。

還有2021年,載運數百公噸化學物品與塑膠的新加坡籍珍珠號貨輪,在斯里蘭卡近海起火,讓1400多個貨櫃化學物質外洩、漏油,形成嚴重的海洋生態災難。

為了調查貨櫃落海對海洋造成的危害,聯合國IMO國際海事組織在2024年通過2項海洋條約修正案,期望確實掌握遺失貨櫃狀況。

世界航運評議會執行長克拉麥克表示,「因為這對航行有危險,它可能會造成污染危害,這取決於貨櫃內的內容物。所以國際海事組織將在2026年強制要求船公司通報,通常是沿海國家要求要的報告。」

儘管修正案中,要求遺失貨櫃的船隻必須向附近沿海國家,和船隻註冊當局報告損失貨櫃的情況。不過由於缺乏法律效力,船隻運營商是否會遵守修正案仍有待觀察。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金門料羅海域現30多艘中籍船 多艘未經我方允許停泊避颱
全球年約60億噸海砂被挖走 填補不及危害海洋生態
台東鷺鷥湖湖底清淤 顧及鳥類生態延後9個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