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鯤潛艦才在塢測!台船:明年11/3如期履約交付

2024已經進入下半年,國防自主的重要指標-海鯤潛艦,目前尚未展開海上測試。面對各界的擔憂,台船公司表示,明年11月3日,一定能履約交船。而進度延遲的主要原因,是光電桅(讀音圍)桿被延遲交付,如今正在安裝測試。而退役潛艦人員也指出,這代表了海鯤潛艦,現在甚至還沒進行泊港測試。

圖/TVBS
圖/TVBS

解放軍潛艦發射魚雷,精準命中靶船,爆炸的破壞力更激起衝天水花,中共官媒將這一幕稱為「歷史性突破」,外界不但聯想驗證的是全新彈種,甚至認為劍指海鯤。

前海軍潛艦上校王志鵬:「注意一下時間點,就是在美國環太平洋演習,萬噸級的兩棲攻擊艦當作靶船,給台灣看只是一箭雙鵰,但是真正目的是,針對環太平洋演習的,這個攻擊的一個狀況,它做一個相對應的一個作為。」

用潛艦克制潛艦,依然是當前反制水下戰力的最有效手段,不過海鯤原型艦的打造,急不得。

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紀東昀:「大家知道是桅桿,在L3之前因為缺工缺料的問題,所以有延遲,現在桅桿在五月都已經全部到了,美國的核能動力的潛艦,不管是攻擊潛艦彈道潛艦,也都是用L3的產品,所以在這情況下,其實我覺得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

即便交船期限是2025年11月3日,遊港民眾拍下,台船乾塢架起了施工棚架,藍色帆布下,隱約可見海鯤潛艦的帆罩砍掉重練,據傳就是開始安裝調整,由光學丶電子潛望鏡組成的光電桅杆,包括電瓶一切到位後塢測才開始。

前海軍潛艦上校王志鵬:「潛艦基本上有27個主要系統跟次系統,各單系統都要自己先測一遍,測一遍各單系統沒有問題之後,慢慢由主系統,就動力系統跟電力系統,開始其他次系統並聯上來,(接續)做靜態的靜水壓測試,海水冷卻系統都沒有問題之後,就繼續放水讓它浮上來,就從坐墩上面浮上來,這時候就要觀察它的前後艦身角,有沒有在標準以內,左右傾側有沒有歪。」

從公開資料來看,海鯤潛艦現階段,距離HAT泊港測試還有一段距離,實地接觸流動的海水,所有系統配備逐一驗證後,才會進入定義上的海試,直到成功發射訓練用魚雷,才算大功告成,畢竟戰力和安全性都不容不得瑕疵。

從左營港岸邊往外海看去,海軍劍龍級潛艦悄悄現蹤,6/14這張海域演練公告,一度盛傳是為了海鯤測試做出的安排。

前海軍潛艦上校王志鵬:「它公告的深度是大概100公尺左右,那這個就很符合所謂的,我們潛艦的潛水測試的區域,所以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的劍龍級提升之後,要在那邊做潛水測試。」

其實期間前後,蘇澳外海也有類似規畫,疑似「慧龍專案」的水下無人載具,也低調測試中。

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紀東昀:「它的設計應該是會方便中科院,把它製造出來的這些水下裝備,包括聲納或者魚雷管這些安裝進去,所以它本身的結構,應該是比較像這種,可以快速的拆卸,還有安裝裝備的一個載台,那它當然未來有可能可以發展成一個,水下的無人載具,因為它的體積比較小它比較靈活,所以它就適合在台灣海峽這種海域,來做一個活動。」

特別是在解放軍094核潛艦現蹤後,台灣積極拓展水下防衛能力,意義更顯重要,美方從對此不樂見,如今繞道低調給予技術協助和放行裝備進口,自然也有其考量。

國防院中共政軍所助理研究員許智翔:「更精確地說,它主要對抗的目標可能是美國跟西方,如果它要考量,對美國進行核嚇阻,甚至進行核打擊的需求的話,整體的島鏈防禦的角度來說的話,台灣的核心工作,當然就是守好台灣海峽周邊的環境,其實對西方盟國,就是一個最大的幫助,也就是說的確我們在建造我們的潛艦,有可能可以對美方,或者是自由民主盟國,提出這樣的貢獻,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其實還是在於,本國在防衛上的需求。

造艦無法立竿見影,然而當計畫已經納入整體防衛藍圖,海鯤潛艦的研製,不能失敗也無法重來。

更多 TVBS 報導
赴印太遠航? 環太軍演日本2準航艦未參與
29國聯合「環太平洋軍演」今登場!百艘機艦出動 拒絕中國加入
29國環太軍演今登場!擊沉目標曝光 分析:美國與盟友阻中國犯台
環太平洋軍演6/27登場 29國海上聯合演習、逾2萬5千人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