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涼感神器「隨身電風扇」從何而來? 日媒探究驚見它昭和時期就出現
日本今年夏天異常炎熱,更創連續9天出現高溫飆破攝氏35度的「猛暑日」,因此各家電器業者紛紛推出「抗暑對策商品」,其中就屬小巧、方便攜帶的「隨身電風扇」最受年輕人青睞。根據日媒報導,這種攜帶型的風扇,於2017年在韓國爆紅,2018年夏天吹進日本後也造成風潮。不過,「隨身電風扇」究竟從何而來呢?
最近日媒《日刊現代》特別針對「隨身電風扇」的身世進行一番探究,根據《日刊現代》1日報導,首先《日刊現代》的記者,先去訪問詳知家電歷史的「日本電機工業會」,但卻得到「即使向負責人等相關人士詢問,他們也不知隨身電風扇出現於何時」的答案。因此記者又轉向從過去的新聞,來找尋「隨身電風扇」的身世。
報導指出,回顧過去新聞,首先發現一篇針對電車內使用「隨身電風扇」的相關報導。該篇報導刊載於2019年9月的《神戶新聞》,文中寫道「使用者擔心汗味、體臭與香水等味道會因此飄散出去」,換言之2018年「隨身電風扇」引發潮流後,禮節等相關的問題很快就被提出來了。
再往前追溯,發現2011年8月《日經新聞》就曾報導「東京葛飾區的三菱東京UFJ銀行,發給龜有分店內的所有行員一台能掛在脖子上的電池式隨身電風扇」。因此可以確定,能掛在脖子上的「隨身電風扇」,於2011年時已經開始販售了,再加上因為剛經歷東日本大地震不久,所以許多企業為了節電,也開始使用「隨身電風扇」。
報導指出,若再探查更古老的新聞,會發現2005年4月《讀賣新聞》曾報導,玩具製造商Tomy(現為Takara Tomy)開始發售米奇等迪士尼角色的「隨身電風扇」。《日刊現代》的記者推測,當時「隨身電風扇」可能並非賣給大人,反而是作為以兒童為銷售對象的「玩具」。
報導表示,最終找到最古老的一篇相關新聞,是來自刊登於1996年7月《每日新聞》的「增田明美(長跑運動員)的亞特蘭大報告」。該篇雖為增田明美的亞特蘭大奧運報導專欄,但卻在文內的一節中提到「搭乘地下鐵時,一位豐滿的黑人女性在我面前,拿著一台小巧有如玩具的電風扇吹」。
另外,2011年8月《日經新聞》報導的「銀行分店發隨身電風扇給行員」的新聞中,也寫有「隨身電風扇正在美國與中國量產中」等字樣。因此《日刊現代》的記者認為,「隨身電風扇」最初應該是在美國被普及。
不過,報導也指出,日本行政機關特許廳的相關人員受訪時表示,雖然最初是在美國普及,但其實早在昭和46年(1971年),日本就有人以「簡易隨身電風扇」為名進行「特許申請」了。
特許廳的人表示,當時「簡易隨身電風扇」的構造,是以彈簧來讓扇片轉動,而到了2012年時,則又有人以附上水霧功能的「水霧隨身電風扇」來進行特許登錄。因此特許廳的人認為,「隨身電風扇」有很高機率是在日本被開發或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