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左名都譽稱考 /俞竹筠

俞竹筠

南宋詩人薑夔(1135—約1221),素有聲譽,稱之中國古代十大音楽家之一。他那首《揚州慢·淮左名都》曰:“淮左名都,竹西佳處”的金句,與李白的“煙花三月下揚州” 、《殷芸小說·吳蜀人》中的“腰錢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一樣,不知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和全球的遊人。那麼“淮左名都”之稱,是指揚州嗎?

“淮左名都”,應指淮河左邊有名的都市。隋煬帝《泛龍舟》詩曰:“借問揚州在何處,淮南江北海西頭”。揚州位置說得很清楚:淮河以南,長江以北,黃海西頭。為什麼薑夔說“淮左”呢?原來,古人砌房造屋方向位置,一般座北朝南。若臉面朝南,左東右西,即左手邊的方向是東,右手邊的方向是西。淮河流向,與長江一樣,一江春水向東流,而揚州在淮河流向的左邊。大明寺門前牆壁上書刻【淮東第一觀】五個大字,“淮東”即“淮左”的意思。

有網友質疑:中國地圖上看揚州,是在淮南地區靠右的地方,不是左手指的“東”!而是右手指的“西”!為啥說揚州是“淮左名都”,不是“淮右名都”呢?

非也。地圖一般掛在牆壁或置於平面上,目光平視或俯視,都是上北下南,右東左西。而人們指示方向時,往往面朝南,左東右西。薑夔臉面朝南看,揚州位於淮河南岸左邊,稱之“淮左名都”,Oky!

宋代遵從習慣,在江淮地區設立淮南東路,簡稱“淮左”;設立淮南西路,簡稱“淮右”。揚州是淮南東路的首府,故稱“淮左名都”。揚州的名稱,最早載於《尚書·禹貢》:“淮海維揚州”。這裏的維揚州,涵蓋淮河以南、黃海、長江內的蘇、皖、贛、浙、閩等省廣大地域。在古揚州地域內,唐代設立39個郡,196個縣。揚州地位顯耀,但並非都屬揚州管轄。今日揚州地區,春秋時稱“邗”,秦漢時,名“廣陵”、“江都”等,東晉、南北朝時,稱“南兗州” 、“吳州”。隋開皇九年,改吳州為揚州,但總管府在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西元625年),將揚州治所從南京搬到廣陵。清乾隆25年(西元1760年)江南省分為江蘇、安徽兩省,揚州府屬江蘇省。民國時,揚州設立江都與甘泉兩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江蘇省分蘇南與蘇北行政區,揚州市是蘇北行政區所在地。當時,泰州還是揚州的縣級市,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才從揚州分出去。與原來屬揚州管轄的靖江、泰興、泰縣、興化一起,成立地級市。目前,揚州地級市,只含廣陵區、江都區、邗江區、儀征市、高郵市、寶應縣。

新時代,揚州地域雖縮小,但“好地方”美稱,響遍全球。聯合國授予揚州的桂冠除了 “美食之都”外,還榮獲“聯合國人居環境獎” 、“全球城市生態修復模範市” 、“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傑出獎” 、“運河樣板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