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臺南原鄉,白河六重溪部落拜訪大武壠族生活文化,部落家常菜帶來當地的物產與記憶 | ELLE
PHOTO CREDIT: 王士豪
走進臺南淺山,位於白河區六溪里的「六重溪部落」是少有人知的原鄉地帶。這裡保存了大武壠族(Taivoan)生活文化,並且與不同時代的臺南經濟活動交織。因產業帶來的不同物產逐漸滲入部落餐桌,那融合不同時代與傳統記憶的家常菜,彷如一部有滋有味的臺南山區開發小史。
從小到大沒想過自己會是原住民的潘麒宇,說起在14歲時才發現竟然有原住民血統。「起因是我和弟弟為了搶電視遙控器,在阿嬤面前互罵,他一句『你是番仔喔』、我一句『你才是番仔咧』,結果阿嬤聽到深深嘆了口氣說,其實你們都是番仔……。」潘麒宇形容那瞬間,自己的生命認知大崩解,「本以為自己是唐山過臺灣的福佬郎,沒想到卻是原住民!」
在那個課本只寫到9族的年代,阿嬤口中的「Taivoan」是屬於哪一族,沒人說得清楚。也因如此,他展開追溯自我身世之旅,並任六重溪平埔協會總幹事,在家鄉推動傳承部落文化與記憶的活動。
世居山中的神祕大武壠族
大武壠族自稱「大滿族」,最早原鄉是在玉井盆地的山區,於荷治時期曾建立大武壠社、宵里社、茄拔社及芒仔芒社等4大部落,清領時期文獻以「四社平埔」或是「四社熟番」記載,後因「噍吧哖事件」,族人才避難遷居到此。
公廨是信仰中心,保留竹籠屋與茅草屋頂,是舉辦傳統祭典的場地,傳達敬天謝地的精神。
PHOTO CREDIT: 王士豪
潘麒宇強調:「我們是大武壠族。」過去大武壠族經常被誤會是平埔族群或西拉雅族的分支,然而在澳洲人類學家Raleigh Farrell的研究下,確定大武壠族是獨立的族群。只是在長久混居之下,許多文化已經融合得無法分離,族語已少有人懂,即便是耆老們也說不成句,只記得寥寥的單詞,在這裡反倒是很溜的臺語聽得多。
走在村落,仍可見竹子建造的信仰中心「公廨」,裡頭以裝有清水的壺來象徵所祀「太祖五姊妹」,耆老會在農曆初一十五來祭祀,為壺換水,並且燒香與燒金,而一年一度的農曆9月14日晚上到9月15日凌晨則會舉行祭典,是當地仍保留的傳統。
壺內裝有清水,象徵帶領六重溪先民建立家園的祖靈「太祖五姊妹」。
PHOTO CREDIT: 王士豪
竹筍、樹薯與香蕉的味蕾記憶
早年不少族人會帶著部落物產,來到山下的白河山產市場販售。
PHOTO CREDIT: 王士豪
六重溪部落看似遺世獨立,但此處卻曾經與臺南的經濟緊密連動。這裡具有豐富的竹材資源,過去族人擅長編竹造物,從竹屋、漁獵到生活工具無所不「竹」,甚至割筍業,以及衍生的醃筍加工業也相當發達,不少人會揹著自家物產到山下的白河山產市場販售。
由於部落很接近烏樹林糖廠,所以早年除了種植水稻,也會輪種甘蔗賣給糖廠;再往山裡走,有個叫「水湖庄頭」的地方,是日治時期香蕉會社開墾的香蕉農場,「山上還特地蓋了一條運香蕉的輕便台車軌道,當時有非常多外地人來到這裡當香蕉工,山上曾經相當熱鬧,甚至有『菜店』(酒家)。」
樹薯包以樹薯粉與地瓜粉揉成麵糰,包進蔬菜、筍丁與豬肉,最後加入含糖花生粉,甜甜鹹鹹的滋味是孩子們最愛的點心。
PHOTO CREDIT: 王士豪
至一戰期間,因為海上禁運的關係,許多物資無法進口,像是製糖時用來去雜質的石灰,以及可以製作能源與釀酒的澱粉等,所以日本人便引進新品種樹薯,鼓勵山區農民種植,使得部落成為樹薯的重要產區。而關子嶺枕頭山具有豐富的石灰資源,所以也發展出石灰產業,因為山上產業興盛,部落許多老人家年輕時都曾到山上打石灰,有人因為這份高危險性工作失去生命,有人在身體留下受傷的痕跡,這些記憶都還存在大家的心中。
六重溪部落保存了大武壠族的生活文化,餐桌上的家常菜,陳述一段過往的開發歲月。
PHOTO CREDIT: 王士豪
用餐桌喚醒沉睡的記憶
不同時代下的產業活動,為村子帶來了竹筍、稻米、樹薯、香蕉、砂糖……,愈來愈豐富的農產成為餐桌上一道又一道追加的家常菜,充實了潘麒宇兒時記憶的滋味。夏季前,阿嬤會用未熟的青香蕉來煮「香蕉排骨湯」,那清甜滋味喝了叫人舒心;為夜祭準備的「雞酒」與「米買」(讀音mai),那滋補味道溫暖了入秋的涼意;以及冬尾的農閒時期,家家戶戶飄出炊樹薯包的香氣……山中小村的日子平凡又踏實,在不同的料理味道裡度過,一口接一口使人懷念。
PHOTO CREDIT: 王士豪
「米賣」是祭典傳統祭品之一,以糯米、地瓜、芋頭炊蒸,再混合蝦米、油蔥等炒香的菜料,拌成類似油飯的料理。
PHOTO CREDIT: 王士豪
如今,為了使大武壠族的文化不失傳,潘麒宇與部落耆老一起推動保存,藉由小旅行、竹編與餐桌體驗活動凝聚社區的意識,也使大眾可以走入部落認識,親身感受大武壠族別具魅力的文化。
PHOTO CREDIT: 王士豪
剖竹後的竹片具有極佳韌性,編織成生活物品或祭祀器具,展現族人手藝。
PHOTO CREDIT: 王士豪
在地美食
部落飄香 胃口大滿足
從飲食中找回往日記憶,靠山吃山,回歸自然就是這股好滋味。
龍眼麵線煎
龍眼麵線煎
PHOTO CREDIT: 王士豪
今日部落以割筍與種植果樹維生,除了柑橘外,龍眼更是大宗,在山上仍有6、7座傳統的炕龍眼窯,生產傳統的柴燒龍眼乾。部落媽媽們利用自家龍眼乾做料理,把泡開的龍眼乾與煮好的細麵一起沾蛋液,用麻油煎成一片片的餅,一口甜香溫熱,滋補又美味。
炒筍
PHOTO CREDIT: 王士豪
竹子與大武壠族的生活息息相關,竹子自然也影響本地的飲食,大武壠族的餐桌無「筍」不歡,簡單的雞湯或豬油炒煮筍絨(竹筍最嫩部位),便能吃好幾碗飯,是大武壠阿嬤出手便贏滿堂彩的家常菜。
樹薯包
PHOTO CREDIT: 王士豪
早期六重溪的樹薯會送到白河或是東山壓製成粉,因此衍生出許多使用樹薯粉的在地料理。樹薯包又叫「地瓜包」,是用樹薯粉與地瓜粉、熟地瓜丁混合成黃色麵糰,包入高麗菜、筍丁、豬肉等炒餡,最後還會撒上含糖花生粉,包起來放在蘋婆樹葉上蒸。
油飯(創意米買)
PHOTO CREDIT: 王士豪
祭典會祭祀「米買」、雞酒(麻油雞)與檳榔,傳統必須使用樹幹做的蒸籠,一層糯米、一層地瓜(或是花生、芋頭、南瓜、香蕉),並撒入糖去炊。今日製作已改為現代工具料理,有時出爐會再混合蝦米、豬肉末、油蔥、香菇炒香的菜料拌成很像油飯的料理,但滋味仍很樸實。
蘋婆雞湯
PHOTO CREDIT: 王士豪
大武壠族具有「尪姨」的神媒傳統,尪姨也為生病族人求神問藥,保留大武壠人傳統藥草智慧。在今日大武壠族的餐桌上也見「採集」的飲食文化,最常見是用「茄苳葉」煮雞湯、用「蘋婆葉」蒸樹薯包,而當蘋婆結果時,族人也會採集保存乾果,拿來入菜或是入湯。
推薦店家
阿嬤美食全席上菜/六重溪平埔協會
地址:臺南市白河區六溪里六重溪76-15號 (六重溪平埔文化園區)
必點美食:樹薯包、油飯、炒筍、龍眼麵線煎
註:小旅行活動與風味料理須事前預約
悠然品味泡湯時刻/千霞園溫泉民宿
地址:臺南市白河區六溪里六重溪123號
必點美食:醃筍
帶路人 潘麒宇
PHOTO CREDIT: 王士豪
帶路人 潘麒宇
因為父親是六重溪人,母親是嘉義人,儘管從小生長在嘉義,卻與故鄉保持緊密關係。現為六重溪平埔協會總幹事,致力推動部落文化復興與保存。
本文出自《悠活臺南》市刊 no.53「風土食旅 」
【延伸閱讀】
>>咖啡職人帶路,來臺南經典老咖啡館,品飲一杯時光累積的香醇
*本文由 ELLE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