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助手成交通殺手 曇花一現的巴黎共享滑板車

共享滑板車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層出不窮的問題,今年(2023)4月2日巴黎舉行公投,讓全體市民決定共享電動滑板車去留。結果近90%票數支持廢除。

輕巧的共享電動滑板車雖便利,但使用者多半未戴頭盔或其他防護裝備,也常常發現騎上快車道與汽車爭道的現象。圖:趙偉婷攝。
輕巧的共享電動滑板車雖便利,但使用者多半未戴頭盔或其他防護裝備,也常常發現騎上快車道與汽車爭道的現象。圖:趙偉婷攝。

踏上時尚、輕巧的電動滑板車,穿梭在花都大街小巷欣賞美麗的法式建築,享受微風的吹拂,不時還可以停下來喝杯咖啡、拍照打卡。共享電動滑板車2018年在巴黎上路後,便廣受年輕人與遊客歡迎,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根據市場調查機構Statista統計,2022年共享電動滑板車的經濟利益約有6億5190萬歐元(約219億5260萬元新台幣)。

光鮮亮麗的背後,衍生的問題卻是層出不窮。除了車輛隨意停放、阻礙交通與破壞市容。巴黎的車禍率在電動共享工具加入後更大大提升。2021年,一名30多歲的義大利遊客,在人行道上遭滑板車追撞身亡。使得廢除共享電動滑板車的呼聲不斷升高。

今年4月2日,巴黎市長伊達戈(Anne Hidalgo)發起公投,讓全巴黎市民決定共享電動滑板車去留。結果近90%選票支持廢除。

反對的聲音:危險又圖利大企業的交通工具

公投結果一出爐,反對者大聲叫好。對他們而言,這項交通工具既雜亂又危險。共享電動滑板車不需要駕照,只要滿12歲便可租用。許多使用者不遵守交通規則,未戴安全帽、闖紅燈、奔馳在人行道或騎上快車道。

2022 年1~10 月,電動滑板車、單輪車等新興工具的交通事故就超過370件,更造成3起死亡事件。大部分的車禍肇事責任都在使用方(73%),多為使用者自撞、自摔或與汽機車擦撞。

每次示威抗議,這些方便搬運的滑板車就變成抗議者的路障,更可能被點火燃燒,製造垃圾與增加風險。每年市府還必須挪出一筆清運費用。

另外,共享滑板車經濟利益龐大,主要由Lime、Dott和Tier三家國際企業掌握。這樣的商業模式,更被法國人質疑共享滑板車政策是圖利大廠商。

巴黎遊客或居民可下載滑板車的手機軟體,租用自己喜好的滑板車暢遊巴黎。圖:趙偉婷攝。
巴黎遊客或居民可下載滑板車的手機軟體,租用自己喜好的滑板車暢遊巴黎。圖:趙偉婷攝。

支持的聲音:公投代表性不足且有礙低碳交通發展

三大滑板車龍頭提出抗議。他們的第一個論點是公投代表性不足。雖然公投有近90%反對,但符合資格的投票人口約有138萬人,其中只有10萬8000人出來投票。只佔整體的7.46%。

巴黎近十年來積極打造低碳交通網,試圖減少城市內汽車數量,擴建腳踏車道,並且將共享交通網(包含腳踏車、滑板車、共享電動汽車等)視為永續交通的一大利器。

對共享交通支持者而言,此次禁用共享滑板車無疑是低碳交通政策的一大退步。更別提2024年巴黎即將舉辦奧運,要面對龐大的觀光人潮,需要更多低碳、共享的大眾交通工具。

包含法國交通部長博納(Clément Beaune)等人都認為,應該以更完善的規範代替禁用。像是提高使用者法定年齡從12歲到14歲,降低滑板車車速,並且完備相關法律。

缺乏交通知識與防護,巴黎滑板車事故層出不窮。圖:趙偉婷攝。
缺乏交通知識與防護,巴黎滑板車事故層出不窮。圖:趙偉婷攝。

即將退役的滑板車,未來將滑向何處?

目前看來,巴黎政府將執行公投結果,8月底後讓共享電動滑板車退出巴黎,但私人電動滑板車仍可合法上路。

衍生問題接踵而來。首先,目前巴黎約有1萬5000台共享滑板車。這些車輛之後的命運將會如何?如果直接報廢處理,將造成更多垃圾,有違環保宗旨。

所幸,法國北部的城市里爾表示願意接收這些滑板車,打造里爾低碳交通。另外,Lime公司也表示會將旗下滑板車送往比利時等仍開放共享滑板車的歐洲國家。

另一個問題是,巴黎市政府之前為了解決電動滑板車亂停放的問題,騰出了一些汽車停車格變成滑板車停車專區,那些空出來的車位將如何重新規劃?對此巴黎副市長表示,目前有幾種規劃,包括種樹、擴建腳踏車道或人行道,重點是要讓市民有更多的公共空間,所以不會將這些空間再變為停車格。

共享滑板車設有專屬停車格,在滑板車退出巴黎之後,未來將規劃為公共空間,增加行道樹或腳踏車道。圖:趙偉婷攝。
共享滑板車設有專屬停車格,在滑板車退出巴黎之後,未來將規劃為公共空間,增加行道樹或腳踏車道。圖:趙偉婷攝。

再來,巴黎共享滑板車產業加起來約有800名員工,在公投表決後,面臨即將失業的問題。對此共享滑板車公司表示,會將現有員工分配到公司的共享單車部門。但也強調,少了滑板車部門,讓他們遭受巨大經濟損失。

在台灣,目前電動滑板車還未能合法上路。許多民眾為了嘗試在路上奔馳的感覺,紛紛飛到首爾或是歐洲城市體驗。

目前台灣政府也正在研擬,是否要讓共享電動腳踏車、滑板車合法化。但是就巴黎的例子來看,沒有完善的法律規範、以及良好的用路人教育,所造成的問題,可能遠遠大於政策本身的減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