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大多無健保給付 醫憂形成治療門檻

肥胖不只是美觀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肥胖列為慢性病。目前醫療院所可提供多元的減重治療,以改善生活型態為基礎,搭配藥物、胃水球、胃肉毒注射或外科手術。其中健保僅給付外科手術,尚未納入其他前線治療方式,不僅醫師難以和患者開口談自費,民眾也可能認為沒有立即危害而中斷治療。

依據衛福部公布的體位定義,BMI≧24為過重,≧27為輕度肥胖,≧30即是中度肥胖,超過35為重度肥胖。天晟醫院體重管理與代謝手術中心主任徐光漢表示,針對不同肥胖區間,有不同的治療建議,例如過重或輕度肥胖族群,可使用藥物搭配飲食控制;若為中度肥胖以上,則可考慮外科手術治療。

目前國內核准3款減重藥物。嘉義基督教醫院減重中心副主任安欣瑜說明,一款是超過10年的老藥「羅氏鮮」,可抑制脂肪吸收,但可能出現排油便的情況,患者使用後反應不佳;第二款是2年前問世的「善纖達」,坊間俗稱「瘦瘦針」,可控制食慾並延緩腸胃蠕動;第三款是去年在台上市的「康纖芙」,可刺激多巴胺分泌,對於焦慮或情緒性進食的人有良好效果。

安欣瑜指出,國內健保並未給付減重藥物,「剛開始要跟患者談自費時,還真不知道怎麼開口!」她透露,國外肥胖藥物是有給付的,國內也曾討論納入,但健保財務狀況吃不消,最後不了了之。

減重治療方式中,僅外科手術獲健保給付,標準為「BMI≧32.5且合併高危險併發症」或「BMI≧37.5」,但還有諸多給付條件,例如「須先接受6個月以上內科治療」以及「年齡介於20到65歲」,對於肥胖族群仍存在障礙。

徐光漢曾經收治70歲患者,胖到無法正常走路,只能自費接受減重手術。他也提出反思,如果一名14歲青少年BMI超過40,而且已有糖尿病、高血壓,難道要等到20歲再手術嗎?希望健保給付標準能更有彈性,讓患者及早獲得適當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