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活台灣精神的代表!吳朋奉令人敬重的精彩人生

「我看你緣投啦!」──吳朋奉

「我是從劇場出身的,我也很高興我成為電影人,我更高興我把這一座獎留在台灣,台灣電影加油、華人電影加油。」



2010年,在第47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上,吳朋奉以《父後七日》中亮眼的道士角色,奪下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的殊榮,他生動的演技、活出人物精隨的詮釋魅力,加上通俗且貼近人心的表演方式,讓台灣最傳統的葬儀文化有著別開生面的闡述。當時還擊敗呼聲頗高的《十月圍城》謝霆鋒。

一座金馬獎、兩座金鐘獎、一次台北電影節影帝,吳朋奉精彩的人生篇章,從他在戲劇上的亮點表現便令人津津樂道,他為人簡樸、個性謙遜,更透過每一次入木三分的演繹,彷彿用不同的生命經歷,深深烙印在觀眾心底。



誰也沒想到,這麼一位出色的台灣演員,會突然因為腦中風驟然離世,年僅55歲。他的過世令許多人心碎,而他在茄子蛋〈浪子回頭〉MV中的出色表現,成了許多影迷緬懷他的深刻慰藉。

演活台灣精神的代表人物

吳朋奉《鏡子森林》劇照
吳朋奉《鏡子森林》劇照

吳朋奉《鏡子森林》劇照

若回顧吳朋奉半載的人生,他活靈活現就是台灣這塊土地才能孕育出的人物──滄桑的眼神、充滿歷練的氣魄,還有那輪轉又地道的台語──每一個舉手投足都是光彩、每一顆鏡頭都盡是張力。

警察、黑道大哥、教官、角頭、殺手、老父……吳朋奉儼然已經是這些角色的化身,而私下的他關心台灣弱勢狀況、積極參與社會運動,為他的人生態度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說著一口流利台語的他,不說你可能不知道,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外省二代。

1950年,父親隨著國民政府從福建遷台,在台灣出生的他,8歲那年父母便離異,他獨自跟著父親生活,直到高一那年父親過世。

童年生活破碎 曾經一度走偏

吳朋奉自嘲:「我怎麼不知道我年輕時這麼帥?」
吳朋奉自嘲:「我怎麼不知道我年輕時這麼帥?」

吳朋奉自嘲:「我怎麼不知道我年輕時這麼帥?」

也許是在這樣單親的環境下長大,忙於工作的父親,也不太有時間能陪伴吳朋奉,因此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他開始學壞、翹課,甚至還跟著高年級同學一起抽菸;畢業後的國高中生活他玩得更瘋狂,打架、叫囂來者不拒,最嚴重時還被留校查看,差點連高中都無法畢業。

求學時期,他借住在叔叔家和老師家,寄人籬下的生活讓他學會察言觀色,直到快畢業前,才搬回去和媽媽同住。

高職畢業後,吳朋奉入伍,1987年退伍後,覺得人生茫然,不知道該做什麼工作,他遂先從快遞做起,還跑去印刷廠當監工,在《勞基法》剛開始實施的前幾年,他意氣風發地鼓舞員工和老闆爭取休假和加薪等權益,結果老闆馬上就把他開除。

從劇場起步 奠定影帝基礎

《第一響槍》榮獲金鐘獎迷你劇集男主角獎
《第一響槍》榮獲金鐘獎迷你劇集男主角獎

《第一響槍》榮獲金鐘獎迷你劇集男主角獎

1989年解嚴,台灣民間許多劇團如雨後春筍般綻放,完全不懂演戲、根本沒有戲劇經驗,甚至不理解什麼是劇團的他,看到報紙的應徵資訊就充滿自信地去應徵,充滿運動細胞的他很快就獲得賞賜,從此奠下了他和戲劇的不解之緣。

他在啟蒙老師周逸昌的帶領下,積極在台灣各地參與民俗祭典與表演活動,在幕前、幕後、美術、道具、燈光、演員什麼都做的情況下,他奠定了演技的基礎,不僅把許多前輩們的表演方式都吸收內化,他還發展出自己一套獨有的、別出心裁的表演方式,演活了各種台灣社會底層的甘苦人。

因此,雖然從來沒有受任何的科班訓練,但在劇場的底蘊和歷練,彷彿讓這個年少時期些許貪玩的浪子,回頭發現更深一層的人生哲理和意義……

一直以來,吳朋奉本來就不是以帥氣見長的代表,因此許多戲劇的邀約,看上的都是他紮實的功夫和鮮明的人物魅力,慢慢地建立他的形象──他的戲劇人物就像是個台灣中年男子的縮影,也許落魄、可能怨懟,也表現出了那種孤寂和憤慨,但卻充滿義氣和豁達豪邁,這是他最真誠的人生面貌。

家庭創傷 不敢踏入婚姻

吳朋奉的眼神充滿歷練
吳朋奉的眼神充滿歷練

吳朋奉的眼神充滿歷練

在戲劇上獲得無限殊榮的他,曾經在受訪時談到舞台劇,直呼舞台劇還是他的最愛,「我很喜歡那種一群人在一起,努力做好一件事情的感覺。」

特別是舞台劇那種「一切不能從來」的緊張,「演電視或電影是可以NG重來的,但舞台劇不行,一登場就是必須拚輸贏,忘詞就是忘詞,演錯就是演錯,那是種惡夢,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歸‧途》劇照
《歸‧途》劇照

《歸‧途》劇照

然而,活在父母離異的陰影裡,也許讓吳朋奉本身就對婚姻有所卻步,他談過幾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也有一段刻骨銘心、和法國女友的異國戀,但最後都無疾而終。

他曾說,「我不懂男女為什麼一定要被一張結婚證書綁住,兩個人開開心心地在一起不是也很好嗎?」

他坦言,對婚姻的膽怯,或許就是來自於父母的離異與恐懼。

他已深深活在台灣觀眾心中



如今,吳朋奉的過世不僅是台灣戲劇圈痛失英才,也一個時代的流淌消逝,他就像極了你我身邊的老父、親人,堅持而努力地散發光彩。

也許他不在了,但他在銀幕上的經典,會深深留在你我心中,就像是《父後七日》裡的那句台詞,「我幹天、幹地、幹命運、幹社會,你不是阮老爸,你給我管那麼多!」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