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習取消實兵對抗 學者批功虧一簣

今年漢光演習陸軍特戰指揮部、海軍陸戰隊等單位不再扮演攻擊軍,軍方解釋此舉是為讓部隊回歸戰訓本務,擔任防衛角色。圖為去年漢光演習,雲豹甲車向海灘推進。(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漢光演習陸軍特戰指揮部、海軍陸戰隊等單位不再扮演攻擊軍,軍方解釋此舉是為讓部隊回歸戰訓本務,擔任防衛角色。圖為去年漢光演習,雲豹甲車向海灘推進。(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漢光演習實兵操演為更貼近真實戰況,陸軍特戰指揮部、海軍陸戰隊等單位不再扮演攻擊軍,軍方高層解釋,此舉是為讓部隊回歸戰訓本務,擔任防衛角色。不過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23日點出,名義上的紅軍模擬攻擊時,可同步演練重要據點奪回作戰,取消實兵對抗訓練,恐讓本次漢光實戰操演功虧一簣。

揭仲昨建議,明年可挑選少數重點演練項目或單位,指導實施無劇本實兵對抗訓練,方能真正符合要求。他進一步說明,軍方取消實兵對抗訓練的主要理由,是認為扮演攻擊軍的單位無法熟悉戰時的防衛任務,該說法似是而非。因為演習時可透過規則設計,讓小單位扮演大單位。

例如從陸戰營所屬各連中,各抽調1個排加上若干人操作武器,就可在對抗訓練的過程中扮演營級攻擊部隊,而派出攻擊軍的陸戰營、連級單位的核心,仍可在實兵操演中熟悉戰時的防衛任務,二者並不衝突。

揭仲強調,更重要的是,若演習設定能掌握核心精神,可讓名義上的紅軍在模擬攻擊時,同步演練對遭共軍占領之重要據點的奪回作戰;防衛軍也可在對抗過程與事後交流中,了解防衛計畫可能的問題並考核部隊表現,畢竟在防衛作戰中,部隊不可能完全只有守勢作為,也包括不少、甚至是關鍵性的攻擊行動。

揭仲表示,國軍《教戰總則》中強調「採對抗方式勤訓苦練」,能達到「超敵勝敵」之目標;因此照該標準,今年漢光演習取消實兵對抗訓練,在實戰化訓練上確實有為德不卒、甚至是功虧一簣之憾。

不過,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認為,國防部長顧立雄是減輕國軍不必要的負擔、形式化的業務,並強化實戰化訓練與技能。

民眾黨立委林憶君則說,實兵對抗才能找出電腦模擬無法發現的錯誤並予以修正。所有先進國家仍然保留實兵對抗演習足證明其不可取代性,美軍就有此傳統,漢光演習卻取消實兵對抗,可說是開倒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