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遭隕石撞擊頻率超預期,恐重塑火星地質

最新研究顯示,火星受到隕石撞擊的頻率比以前估計的要高出2到10倍,具體取決於隕石的大小。這一發現對我們了解火星的地質活動和表面演變有著重要意義。

布朗大學的英格麗·道巴博士和她的團隊利用NASA「洞察號」著陸器上的高靈敏度地震儀,發現了8個以前從軌道上看不到的「新」撞擊坑。這些新的撞擊頻率挑戰了現有的隕石撞擊模型,建議需要修訂目前的火星隕石坑模型,以納入更高的撞擊率,特別是來自較小隕石的撞擊。

研究表明,火星的地質活動可能比我們之前想象的要活躍。道巴博士說:「我們的結果基於我們能獲得的一小部分例子,但目前的撞擊率估計表明,火星受到的撞擊比我們僅用影像觀測到的要頻繁得多。」

重大撞擊相隔僅97天

HiRISE 圖像顯示在 InSight 地震數據中檢測到的火星新撞擊坑。這些圖像是增強色彩的 RDR 產品,其中包括兩個大撞擊的嵌入圖像。圖像中的比例尺不同,北方朝上,且圖像對比度已被拉伸以提高清晰度。圖片來源:NASA
HiRISE 圖像顯示在 InSight 地震數據中檢測到的火星新撞擊坑。這些圖像是增強色彩的 RDR 產品,其中包括兩個大撞擊的嵌入圖像。圖像中的比例尺不同,北方朝上,且圖像對比度已被拉伸以提高清晰度。圖片來源:NASA

在發現的撞擊坑中,六個位於「洞察號」著陸地點附近,而另外兩個遠距離撞擊則是科學家迄今檢測到的最大撞擊,每個坑大約有足球場那麼大。這兩個重大撞擊相隔僅97天,這表明這類地質事件的頻率比以前認為的要高得多。道巴博士說:「這種規模的撞擊,我們預計可能每幾十年發生一次,甚至一生只有一次,但這裡我們在短短90多天內就發現了兩次。」

這一發現意味著這些撞擊要麼是「相關聯的」,要麼是火星的「撞擊率比我們以前認為的要高得多」。了解火星上的這些撞擊對於科學家來說至關重要,因為這可以讓我們將火星上的情況與地球上的情況進行比較,從而了解我們太陽系中撞擊體的分布和歷史。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齊開上,強調了重新思考用來估算整個太陽系行星表面年齡模型的必要性。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 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cc By 4.0 

圖片來源:NASA cc By 4.0 

參考論文:
1.Seismically detected cratering on Mars: Enhanced recent impact flux?

Science Advances

延伸閱讀:

1.火星赤道的火山上具有「水霜」沉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