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心正確飲食+餐後輕度運動 大幅緩解

30歲鄭姓女子患有自體免疫疾病已7年,2年前出現咳嗽、打嗝、喉嚨異物感等非典型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胃鏡檢查僅顯示輕度胃食道逆流,但吃質子幫浦抑制劑仍未改善。為了找出病因,接受24小時食道胃酸值阻抗測定檢查,檢查結果並未發現明顯過度的胃酸暴露時間。

鄭女接受醫師建議進行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結果顯示她的食道蠕動功能完全喪失,確定診斷為「硬皮症引起的食道無收縮症」。經衛教正確飲食方式並建議她餐後進行輕度運動,逆流症狀與喉嚨異物感大幅度改善。

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楊畯棋表示,緊張及壓力常造成胃食道逆流。根據2020年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資料統計,平均每3人中就有1位罹患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症狀包括在清晨和半夜出現的胸口灼熱、心悸、喉嚨異物感、口臭、慢性咳嗽以及咽喉發炎等。透過胃鏡檢查來確認胃食道逆流,約僅有1/3病人可發現明顯的黏膜受損,因此,即使胃鏡結果顯示正常,也未必無胃食道逆流,需要更精確的檢查作確認。

奇美醫院6月引進符合最新國際胃食道逆流診斷指引的檢查儀器,包括24小時食道胃酸值阻抗測定檢查、無線胃酸檢測膠囊以及高解析度食道壓力檢查。難治型胃食道逆流病人可利用健保給付接受這些最新高科技的檢查或自費的無線胃酸檢測膠囊,提升醫師澈底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楊畯棋強調,胃食道逆流成因相當複雜,單一藥物往往無法達到理想的控制效果。難治型病人需要配合飲食衛教及生活型態調整來減少發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