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清涼探險趣 看見不一樣的嘉南大圳|華視新聞雜誌
台南市 / 劉十賢 採訪/撰稿 張書堯 攝影/剪輯
炎炎夏日,戲水是許多人最佳的消暑享受,但您是否想過,灌溉用水也能創造親水體驗呢?位於台南隆田車站旁的一座文化園區,保留了日治時期建造的嘉南大圳水路,並結合歷史教育理念,讓孩子們開心戲水同時,還能學習水文知識。隆田過往曾以鐵路轉運聞名,是日治時期糖、鹽和大圳建材的必經之地,只是隨著公路運輸的發展,地方逐漸沒落。直到2022年,文化園區設立,活化鐵路遺跡和歷史建物,並透過沉浸式劇場等互動設施,重現大圳建造的故事,陪伴許多親子認識水圳文化,更讓老城區煥然新生,帶您一起來看。
目不轉睛欣賞緩緩通過的火車,這是李秋杰從小到大最享受的事,退休後在這座舊轉運站改造的文資教育園區,擔任導覽員,他想把家鄉故事說給更多人聽。文資教育園區導覽員李秋杰說:「小朋友在這邊玩,玩到一半發現火車來了,它是出站呢還是進站,這是自強號莒光號或區間車。因為我從小讀書通火車,所以對火車有一種感情,每天搭火車下隆田之後,就非常地高興,從火車站走到家裡頭,沿路上都是認識的親朋好友,邊走邊打招呼。」
台南的隆田火車站一帶,曾是嘉南平原的重要轉運站,糖、鹽和建造烏山頭水庫的機具,都由這裡運送,嘉南大圳也流經此地,鐵道水路並駕齊驅,別具特色。李秋杰說:「我們現在所站有草地的地方延伸到前面,以前都是小火車的鐵軌,從七股那邊載鹽,還有麻豆的總爺糖廠,會載糖過來這邊,再上火車載到高雄港口,也就是現在駁二的地方。八田與一興建烏山頭水庫的時候,他對外有13條鐵路,小火車的鐵道,其中有一條通到隆田火車站,來載這邊的重型機械或是人員材料,所以我們這邊有另外一種說法是「四鐵共構」,鹽鐵、糖鐵、台鐵還有一個水鐵。我們這個園區,室內室外都跟烏山頭水庫,還有嘉南大圳有關係。」
烈日當空,只有孩子們的熱情,能和豔陽一較高下。以烏山頭水庫的容量等比例縮小,成為腳下的遊戲天地,笑聲是今天的主旋律。潺潺流水沖走暑氣,孩子們沿著灌溉渠道,一窺源遠流長的,南台灣農業史,結合古蹟的親水體驗,是小旅行的一大亮點。
李秋杰說:「嘉南大圳出來之後,這個等於是最小的支流,配合灌溉期,會放水會經過這邊,小朋友大人都可以下去玩。」遊客林郡稜說:「看到社群平台上面有公告,說他們的水渠已經開放了,我們想說帶小孩子來體驗一下。」
記者劉十賢說:「你們知道這裡的水是哪裡來的嗎,烏山頭水庫,讓我們沿著渠道逆流而上,到它的上游一探究竟。」劉十賢說:「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嘉南大圳的起點,烏山頭水庫的送水站,放水的時候,壯麗磅礡的景象,有珊瑚飛瀑的美名。百年來灌溉著整片嘉南平原,現在也是重要的文化遺產。」
農水署嘉南管理處烏山頭分處送水站站長陳政聰說:「整個水庫從上面鳥瞰,它像個珊湖,所以烏山頭水庫又名叫,珊瑚潭水庫。日治時代規劃整個嘉南平原供水,就是靠後面這幾個(送水口),從這邊把烏山頭水庫(的水),送到田區裡面,這些都是(建造)快100年了。我的工作最主要,就是維護水工機械正常功能,把水穩定供給田間,跟工業用還有民生用水。」>
1930年啟用的嘉南大圳,由日籍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耗費10年打造。其中最主要的設施烏山頭水庫, 全盛時期的蓄水量 相當於8萬座奧運泳池 , 能灌溉1763座足球場面積的農田, 使得夏雨冬乾的嘉南平原,能長出美麗的金黃色稻浪,變成台灣第一大穀倉。
陳政聰說:「這些東西完工於1930年,這一張照片在1929昭和4年,完工的前一年,這一張是八田與一,這是他老婆八田外代樹。八田與一設計大池的時候,為什麼設計在這邊,是因為它剛好介於嘉南平原正中央,水可以往南送到二仁溪,北送可以到北港溪。」
開啟送水閥,水勢如飛瀑般湧出,濺起壯觀水花。百年過去設備仍運作良好,時光洗禮更見建造者巧思。陳政聰說:「它(水閥)是錐形的,為什麼做這樣,因為水量很大,它要消除那些水的能量,最主要是調節水量大小。你把它想像這就是大型的水龍頭,一個錐形的東西把它塞住,然後轉動這個它會往後退,水就出去了,這邊全開,一秒鐘大概90噸的水。這一張是1930年9月1號,開始放水的(時候)拍照的。」
1886年出生的八田與一,自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便來到台灣任職,直到1942年在太平洋戰爭中罹難為止。他一手打造的烏山頭水庫,如今也是環境教育場域,完整記錄工程成就,紀念這位「嘉南大圳之父」的貢獻。陳政聰說:「這個水庫是從曾文溪的水引進來,這邊在建造水庫的時候,罹難最多也是這裡。水灌溉田區,順便讓小朋友玩後又回到田區裡,要跟他們解釋水來得不易。」
文資教育園區主任侯昭蓉說:「嘉南大圳因為它流經雲林、嘉義、台南,它是台灣很重要的水利設施灌溉系統,我們園區在這個地方的策展,其實是把文資場景結合成我們的教育理念。」當水文知識變成趣味童玩,圓滾滾的彈珠象徵水資源從送水口出發,蜿蜒流過山脈,孩子緊盯彈珠流向,祈禱能順利抵達下游農田,從中體會耕作者的辛勞。
侯昭蓉說:「特別介紹到八田與一他的姪子,伊東哲先生。伊東哲先生當時1920年代隨著八田與一,一起到了隆田官田這個地方,伊東哲他就發揮他自己的專長,繪畫出當時1920年代的官田。包含渡槽橋,然後可能有當時運送物資的水鐵,也有畫出現今的嘉南國小,當時就是讓日本這些工程師,他們小孩子有地方可以上學。我們常常會把這幅圖,稱為是台灣版的清明上河圖,我們也把它作為沉浸式劇場的腳本。」
牆上的畫作動了起來,小朋友動動雙手就能參與水庫建造,歷史原來一點也不遙遠。陳政聰說:「這個送水工作站後面就是一個大壩,大壩(工法)是一種叫做,半水力淤填填築方式,就是土要填上去的時候,用高壓水柱沖洗土壤,把土壤細顆粒塞進去。因為那個土很多,類似古代城牆要夯石,那麼大很難夯石,用水去沖擊,把它(填)紮實一點。」
侯昭蓉說:「文化資產其實對於很多民眾,或者是對於很多小朋友來說,會比較陌生,會覺得它好像是專業領域的人才會接觸到。但其實文化資產,就是以前古代的人怎麼生活,他們生活模式是什麼,所以我們在策展的方面,運用了很多互動科技,讓民眾他可以接觸可以互動,讓他們覺得文化資產其實離我們很近。」
遊客林郡稜說:「裡面的互動體驗設施,可以讓孩子看到,原來他們從以前種米的時候,從水渠一路灌溉的過程。」互動式體驗現代感十足,但建物外觀看得出歲月刻痕,隨著公路運輸發展,隆田失去昔日轉運功能,曾堆滿重要物資的倉庫也荒廢多時。
李秋杰說:「當地人看這些倉庫,就好像廢墟一樣,因為裡面都雜草叢生。」在地文史工作者陳敏羣說:「我是隆田出生長大,從小就常常來隆田火車站這邊。差不多民國70幾年的時候,因為公路交通的關係,它不需要再靠糖鐵、鹽鐵來運送,五分車的火車站也被拆了,就整體荒廢在這邊,完全沒有人照顧。」
直到近年設立文化園區,老建物有了新生命,連帶使得周邊聚落重現生機。侯昭蓉說:「對我們的年輕族群或是小朋友來說,成長的過程當中,認知到文化資產的重要性,那未來他們在各行各業不同領域,碰到文化資產的時候,會理解為什麼政府需要保存它。因為有了這些文化資產,也會讓我們對文化認同這件事情,會更有凝聚力。」
在地文化風華再現,也給了人們推廣家鄉的自信。李秋杰說:「我退休之後,想說找個志工來做,能夠服務外地來的遊客民眾,覺得很高興。因為我們以前常常會說,我們要到哪裡去玩,現在我們可以跟親朋好友講說,到我們那邊來玩。」陳敏羣說:「保留在地的特色,還可以帶動外來人口,促進在地的經濟。做導覽最重要的就是,把我的家鄉介紹給大家知道。」
綿延水路,串起嘉南平原的過去和現在,不僅是農業支柱,更是文化與教育的橋 梁 ,持續陪伴未來世代,學習親近愛護珍貴水資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受累於美經濟前景 日股開盤狂瀉逾2500點
三星工會宣布5日起復工 但不放棄長期抗戰
屏東輕航機故障迫降! 機身斷裂2人送醫幸無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