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脊椎手術這麼困難?神經外科醫師告訴你!
下背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無力等是很多老年人脊椎退化的通病。(圖片來源/新光醫院提供)
一位70歲奶奶拿著四腳拐杖慢慢地走進診間,哭訴半年前做過腰椎手術,但是術後仍然雙腳無力,仍然麻痛,細心做完神經學檢查發現奶奶雙下肢的膝反射強烈,胸部以下皮膚感覺異常且左右不對等,後來安排胸部核磁共振發現胸椎脊髓內長了一顆2公分腫瘤,奶奶接受脊椎顯微手術把腫瘤切除後,再經過1個月的復健已經可以自行走路不必用拐杖,所幸腫瘤為良性神經纖維瘤,術後也不必做化療或放射治療。
脊椎手術怎樣才算做得好?
脊椎相關的疾病多半是壓迫神經而造成神經障礙,比如酸、麻、漲、痛及無力等。脊椎手術要做得好,精準的診斷才是關鍵。下背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無力等是很多老年人脊椎退化的通病,而這些老年人的脊椎多半有很多的退化現象,核磁共振看到幾乎每節脊椎都有問題,臨床上容易造成判斷上的困擾與錯誤,最後做出錯誤的治療。
其實往往只有1、2處才是造成症狀的關鍵,精細的神經學檢查,配合影像學如核磁共振、神經傳導或肌電圖檢查佐證,方能做出正確的診斷、做到精準醫療、標靶手術治療,以減少組織的破壞。
其實很多民眾並不曉得神經外科除了專研腦部手術,一半的時間也在專研脊椎手術。脊椎手術越高位及越接近腦袋風險越高,以頸椎最為危險,其次胸椎,腰椎最為安全。
高位頸椎手術在全世界而言幾乎都是神經外科處理,原因是神經結構最像大腦。神經細胞跟身體其他組織細胞不同的地方在於中樞神經無法再生或周邊神經再生非常緩慢,一旦破壞就會帶來很嚴重的併發症,因此手術的精細度要求非常嚴格,唯有用顯微手術方能達到如此精細的動作。
神經外科在開腦的時候幾乎都用顯微鏡做手術,比起目前最熱門的達文西和微創手術更為精準,長期在這樣的環境訓練,用開腦的顯微技術開脊椎,可說是小巫見大巫,事半功倍。
醫師小檔案_林志達
現任:新光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經歷:新光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天主教耕莘醫院安康院區兼任主治醫師、林口長庚醫院放射科介入性神經血管內治療臨床研究員、新光醫院神經外科臨床研究員、台灣神經脊椎外科醫學會會員、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台灣外科醫學會專科醫師、新光醫院外科部及神經外科總醫師、新光醫院神經外科住院醫師、美國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Hospital外科實習、國防醫學院畢業
專長:脊椎顯微手術(頸椎及坐骨神經痛,脊椎狹窄症,脊椎滑脫,脊椎骨折,脊椎血管病變,脊椎腫瘤,脊髓損傷)、腦血管病變(腦動脈瘤夾除及栓塞手術)、腦腫瘤切除手術、頭部外傷、腦溢血、腦中風、水腦症
原文作者為新光醫神經外科 林志達醫師,本文轉載自第333期《新光醫訊》
更多信傳媒報導
不只與蔡沁瑜同框開記者會 柯文哲分身蔡壁如頻頻受訪的背後
治癒率99%!台大靠「零輻射心導管電燒手術」救心律不整患者...孕婦也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