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敢提抗日

1924年廣東黃埔,孫文接受蘇聯共產黨資助,用蘇聯軍校教育模式,在張之洞的「廣東水陸師學堂」原址,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創立「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通稱「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的學生來源,由國民黨和共產黨合作招生,第一期第一名的蔣先雲,就是共產黨員,在北伐臨穎戰役犧牲。第一期的陳賡也是共產黨員,在東征時救過蔣介石的性命,若不是陳賡背著蔣介石突圍成功,蔣介石早已喪命,歷史將大大不同,陳賡後來成為毛澤東的「開國大將」。

國共兩黨在1924~1928,可說是孟不離焦,黃埔軍校畢業生可說是1924~1949年間中國近代史的骨幹。東征陳炯明,北伐北洋軍閥政府,抗日犧牲尤其慘重。國共內戰也是黃埔軍校的內戰。

但是今天慶祝黃埔軍校100年,有舉辦「黃埔建軍100週年音樂會」,卻只列「東征、北伐 、剿共、守護台灣」,做為「四大貢獻」,卻故意漏列「抗日」,這個主辦單位是不是一群汪精衛?否則為什麼連「抗日」都不敢提?

說句難聽的話,「東征、北伐、剿共、守望護台灣」,都是內戰,贏了談不上功勞,輸了也談不上過錯,反正都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只有抗日是民族聖戰,卻反而不敢提,真的有貓膩。(作者為前立法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