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事廢濫倒總不停?揭開環保犯罪集團上億不法利益的真相

桃園、台南地檢署聯手在2021年逮獲「北廢南送」的環保犯罪集團。(影片製作/林彥廷;部分影片由檢警提供)
桃園、台南地檢署聯手在2021年逮獲「北廢南送」的環保犯罪集團。(影片製作/林彥廷;部分影片由檢警提供)

文字/何柏均;攝影/林彥廷;設計/江世民;核稿/方德琳;責任編輯/黃鈺婷、陳思樺

事業廢棄物(簡稱事廢)濫倒在南部魚塭、海邊、農地、牧場旁時有所聞,幾乎到了令人麻木的地步。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的資深人員告訴《報導者》,「低風險、高報酬」是環保犯罪源源不斷,始終無法根絕的主因。

桃園、台南地檢署聯手在去年(2021年)10月逮獲一組環保犯罪集團,檢方於今年3月共起訴18人。《報導者》追索這起案件,抽絲剝繭其犯罪分工與利益分配,了解這條犯罪產業鏈從「產源」到「終端」如何煉成,全台事廢垃圾黑市為何春風吹又生?

台南地檢署檢察官劉修言無意識地將飯菜一口一口塞進嘴裡,眼睛緊盯著桌旁的手機,深怕漏接任何一道訊息。時間已是晚上8點多,天色已黑;順利的話,他調查1年多的環保犯罪集團就會開始行動。

警方早已埋伏在台南市安定區一處魚塭旁,當地人煙稀少,深怕人多打草驚蛇,劉修言留在辦公室靜候通知。

「一接到訊息我騎著摩托車就衝去現場。」

劉修言回憶,6台滿載營建廢棄物(註解:據環保署定義,指建築物新建、拆除、裝潢及修繕施工中所產生之一般廢棄物、一般事業廢棄物及有害事業廢棄物。)的曳引車果真駛進了他們監控的這塊台糖土地。警方從一旁樹林後快速竄出,20多人一擁而上,前後包抄終於逮捕包括主嫌蔡燕章(男,50歲)在內的10名犯罪者。

蔡燕章是南部赫赫有名的「土尾」,檢警已耳聞多時。惡名昭彰的他被逮後,環保稽查人員直搖頭,氣呼呼地說:「又是他!」

劉修言指出,蔡男長期從事怪手整地、農地、魚塭填土工作,對南部土地非常熟悉。他專找人煙罕至之處,只要發現缺乏維護的公、私有土地,或是偏僻無人看管的廢魚塭,就會伺機下手。

環保犯罪集團角色分工
環保犯罪集團角色分工

一場橫跨300公里,不法利益上億的集團犯罪

涉嫌傾倒廢棄物的主嫌蔡燕章,是南部赫赫有名的「土尾」,他剛開完庭後步出法院。(攝影/林彥廷)
涉嫌傾倒廢棄物的主嫌蔡燕章,是南部赫赫有名的「土尾」,他剛開完庭後步出法院。(攝影/林彥廷)

2021年10月19日,逮捕行動當天中午,嫌犯露出馬腳──台南警方監控的台糖土地上有了動靜,主嫌蔡燕章召集怪手司機開始挖起大洞。

不但如此,另外一方也傳來訊息:警方監控的4台可疑大型曳引車,同時從北部「棧仔場」(註:台灣閩南語,音讀tsàn á tiûnn,或稱「砂石棧場」。)往南部出發,司機頭的聯繫群組熱絡了起來,司機彼此間呼叫暗語問:「今天餐廳開,有誰要開飯?」(註:「餐廳」意指土尾,「開飯」則指傾倒廢棄物。)

劉修言判斷,這群人將在當日傾倒廢棄物,因此召集警方與環境稽查人員,決定進行收網逮捕。被警方監控的車隊,浩浩蕩蕩地從國道1號南下轉國道8號,一步一步開進警方預先鎖定的犯案點。劉修言說:

「剛挖好的那一個洞,就是他(蔡燕章)準備迎接6台車輛的廢棄物空間;垃圾車一進去,就可以馬上倒,倒完出來都不會超過15分鐘!」

劉修言一共起訴18名嫌犯,且經清查,此犯罪集團居然成功在台糖這片土地濫倒高達546次,掩埋垃圾的面積達74,529立方公尺(將近40個標準泳池的大小)。

「(這片土地)一挖起來都是垃圾,包括營建廢棄物、廢塑膠,甚至還有洗腎的醫療袋子!」

談起這宗剛起訴的環保犯罪案,講話溫和的劉修言頓時激動起來。身為道地台南人的他,對於家鄉的土地遭到汙染,十分痛心。

分段跟監找出犯罪路徑,偵辦過程如一場警匪鬥智

台南地檢署檢察官劉修言。他在接獲環保局通報後,透過「檢警環」小組與桃園地檢署一起合作,破獲台南濫倒事業廢棄物集團犯罪。(攝影/林彥廷)
台南地檢署檢察官劉修言。他在接獲環保局通報後,透過「檢警環」小組與桃園地檢署一起合作,破獲台南濫倒事業廢棄物集團犯罪。(攝影/林彥廷)

「現在環保犯罪愈來愈集團化,也愈來愈難抓,」劉修言說。時間重回2020年3月,劉修言接獲台南市環保局通報,麻豆區一塊土地遭人濫倒廢棄物,他立刻啟動「檢警環」小組──結合檢察官、警方與環境稽查3種跨單位的聯繫──開始循線偵辦。

他回憶,台南第一分局警方追查的線索,最後指向蔡燕章。

蔡燕章早已是橫行南部的大咖土尾,包括調查局、高雄、台南地檢署等多個檢調單位都已鎖定他,卻遲遲無法掌握確切證據將他繩之以法。劉修言說:「蔡燕章多半是用『打帶跑』方式犯案,看到哪裡有偏僻的地就倒(垃圾),倒完就跑了。如果倒一次沒人發現,再倒!倒到你發現,他也可以跑,到處尋找台南安定、麻豆、新市一帶的土地犯案。」

過去,這位南部大土尾總是用「快閃」方式傾倒,屢屢讓檢警撲空。

負責偵辦的台南市警局第一分局偵查隊警務員翁偉倫回憶,該集團透過無線電與LINE群組聯繫,再用暗語加密犯案過程。一開始監聽譯文(註:偵辦案件時,司法警察透過檢察官聲請合法取得犯罪者通話,依法執行「監聽」所取得之錄音。)過去,這位南部大土尾總是用「快閃」方式傾倒,屢屢讓檢警撲空。

,以為好像是約出去玩,彼此問:「要不要到餐廳吃飯聚餐?一下又要問誰要洗碗?」讓監控的偵辦警員毫無頭緒。一段時日後,才發現這像是暗語,最後靠著分析對話,製作暗語翻譯表,才順利破解,慢慢掌握相關行動。

經過3~4個月跟監,檢警仍然無法掌握蔡燕章傾倒廢棄物的確切位置,甚至一度出動空拍機從天空搜索,但一望無際的魚塭與農地,讓他們宛如大海撈針。負責跟監的翁偉倫說:「犯罪地點都很偏僻,加上警方偵防車都同一款,我們若跟進小路其實很容易曝光,只能分段跟監,今天跟到向左轉,下一次就先在這邊等他,慢慢把地點拼出來。」

就在偵辦撞牆卡關時,劉修言意外得知桃園地檢署陳書郁檢察官,正在追蹤幾台運送廢棄物的曳引車司機,而這些司機常常往台南移動。兩人交換意見後更確定,北部車隊跟南部蔡燕章有關聯,便促成這樁南北聯手共同偵辦的案件。

桃園地檢署鎖定司機、台南地檢署鎖定土尾,南北兩個地檢署聯手偵辦,讓跨越將近300公里的環保犯罪,露出破案曙光。

從棧仔場到土尾,追逐暴利的犯罪鏈

偵辦環保犯罪已經長達快10年的陳書郁解釋,環保案件裡只抓到一台車、一名司機很簡單,對調查人員來說相對輕鬆,但是如果不把來源剷除,就還是會有其他人想要去賺這筆錢,犯罪就會源源不絕。「因為就是一個暴利嘛,對他們來講,就是賺快錢!」她說。

陳書郁經過幾個月的跟監追查,終於從曳引車司機向上溯源掌握這些營建廢棄物土頭:來自新北市新店的「方揚建材」、「英漢工程」(註解:「英漢工程」為經新北市政府核准的裝潢修繕廢棄物簡易分類場。)與新竹縣的「宗德環保」3家廢棄物清除公司。

在檢警調耐心調查與等待1年多後,北部流出廢棄物的棧仔場、清運廢棄物的環保車隊、以及最下游負責找傾倒廢棄物土地的土尾蔡燕章,犯罪集團角色逐漸清晰。

只要台南不下雨,這條犯罪鏈「產源棧仔場─環保清除車隊─下游的土尾」就經常啟動,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傾倒,而其背後的利益規模也在事後調查被清查出來。

營建廢棄物合法處理與非法棄置方式/報導者
營建廢棄物合法處理與非法棄置方式/報導者

蔡燕章環保犯罪集團單單在台糖土地上,前後就傾倒546趟車次的廢棄物,埋下的垃圾量可填滿近40個標準游泳池。究竟非法傾倒利益有多大,讓他們食髓知味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犯案?

根據起訴書內容,檢察官估計犯罪集團在台糖土地的不法利益高達上億元。其中,獲利最豐厚的角色就屬原本該以合法方式處理廢棄物,卻選擇非法處理的產源端──棧仔場

(延伸閱讀:〈政府「默許」的暗處:數百萬噸營建廢棄物,流入地下棧仔場〉

理論上,棧仔場收受廢棄物後,經篩選分類挑出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後,其餘廢料應送進焚化廠處理。劉修言指出,目前市場處理行情水漲船高,棧仔場若合法處理,一車約可載運15噸廢棄物,至少要付近40萬元處理費;但若改採非法路徑,卻只要45,000元,一車竟能少付近35萬元處理成本。台糖這塊非法濫倒地點就讓3家棧仔場省去上億處理費。

而負責清運廢棄物的車隊,從產源端拿到一車45,000元酬勞後,扣除付給土尾的15,000元「進場費」,一趟車可賺30,000元。據檢察官計算,遭起訴的13名司機總計獲利約1,154萬元。至於幾近無本生意的土尾蔡燕章,一車一車收進場費,每趟車收將近20,000元,一年下來也獲利超過千萬。

犯罪集團不法利益逾億元/報導者
犯罪集團不法利益逾億元/報導者

「環保犯罪是一個風險成本相對低,但又高報酬的行業,」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北區大隊長張乃仁說。相較於動輒上億的不法利益,環保犯罪最高刑度不過5年(註:根據《廢棄物清理法》第46條,「未經主管機關許可,提供土地回填、堆置廢棄物」等情形,處1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500萬元以下罰金。)。

「這些犯罪者個人賺個幾百萬、幾千萬,但更讓人痛心疾首是環境復原要花上好幾億,這些清除成本最後丟給了政府,變成全民買單。」

這塊台糖土地,檢察官估計要花10億以上的清除費用。

合法處理難又貴,「北廢南送」垃圾黑市趁勢盛行

逮捕行動當天,滿載廢棄物的曳引車當場遭到查扣。(照片由檢警提供)
逮捕行動當天,滿載廢棄物的曳引車當場遭到查扣。(照片由檢警提供)

近幾年,全台事業廢棄物濫置案件愈來愈猖獗。根據今年內政部公布的衛星監測國土變異點來看,已被標註為「非法濫倒廢棄物」的土地有4,748筆。雖然這些資料是從2011年累計至今年7月,但多數都是2020年之後發生,2年半來總共有3,250筆,佔全部變異點資料的7成。

再者,如果廢棄物濫置點位於環境危害程度嚴重或者是高敏感地區,當地環保局就會把該筆資料通報到環保署平台,開始列管清除進度。這個資料庫至今有945筆資料被列管,其中仍有近5成還在清除處理中。

犯罪類型與政策規劃息息相關

陳書郁曾在2017年調查起訴「汙泥、廢液」案,多年來專注偵辦環保案件。她觀察,早期相關犯罪多以濫置「有害事業廢棄物」為主,近3年則轉向「營建廢棄物」。

「種類的改變,其實跟廢棄物去化管道有關,早期有害(事業)廢棄物沒地方去,業者亂倒,現在政府規劃了專屬的汙泥、廢液去處,現在這類案件比較少了。現在是營建廢棄物的去化有問題。」

劉修言也在起訴書中直接點出蔡燕章案的關鍵:

「營建廢棄物再利用及分類出之廢木材、廢塑膠混合物等可燃物處理量能皆不足且處理成本高,且經分選後產出產品去化管道不暢通,導致合法掩護非法或非法掩埋、棄置,致營建廢棄物四處流竄汙染土地⋯⋯」

根據環保署統計,過去5年事業廢棄物產生量穩定成長,2021年相較2016年成長15%,其中來自營建混合物的成長量最高,5年下來成長46%,1年約有181萬噸。

但環保署官方統計的數字還不包括由棧仔場接收的住家裝潢廢棄物,光新北市棧場同業公會理事長張簡國良預估,單單新北市產出的裝潢廢棄物,1年就可能達126萬噸。

當廢棄物產生量快速成長,但去化管道卻受阻、終端焚化爐處理費用不斷升高,種種因素交織下,導致近來營建廢棄物垃圾黑市的盛行。

一塊台南土地何以成為北部的營建廢棄物非法落腳之處?

《報導者》追蹤發現,這樣的非法棄置廢棄物案例,僅是台灣環保問題錯綜複雜結構下的冰山一角,反映出政府長期漠視與缺乏事業廢棄物管理規劃的問題。而形成如此局勢的原因有三:

原因一:營建業景氣正熱,廢棄物處理需求也升高

拆除中的建案樣品屋。在營建案暴增之際,產出的營建廢棄物也增加許多。(攝影/林彥廷)
拆除中的建案樣品屋。在營建案暴增之際,產出的營建廢棄物也增加許多。(攝影/林彥廷)

今年3月,環保署在內部一場對廢棄物產生量的會議中提出預警:

「2016年起建照、拆照核發總面積有逐年上升趨勢,可預期營建廢棄物的清除、處理與再利用的需求將上升。」

但這個「預警」似乎來得有點晚,失衡的供需早已造成營建廢棄物清除價格飆漲。

根據《109年營建統計年報》,2020年六都核發的建築執照與拆除執照突破20,000件,相較5年前上升了2成左右。房市升溫與都市重劃的熱潮在各地上演,連帶許多商家也趁著疫情暫時停業時進行整修。

在營建案暴增之際,產出的營建廢棄物自然也增加許多,根據《報導者》調查,清除營建廢棄物價格已從前年(2020)3到5噸小貨車一車約6,000元的價格,平均飆漲到12,000元左右,漲幅也連帶轉嫁到一般民眾身上──台南一戶黃姓民眾近期剛好重新修繕、裝潢房屋,除了要支付每坪的設計費外,還要再付一筆將近100,000元的清運費用,黃先生說:「特別是天花板材,因為是無法回收的氧化鎂板材,清除費用報價更高達近20,000元。」

產生量快速成長的營建廢棄物,有一大部分是政府無法掌握流向、來自住家的「裝潢」廢棄物,流入未取得合法處理廢棄物執照的「棧仔場」,也成為非法廢棄物流出的重要源頭。

多年來從事環保案件稽查的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北區大隊長張乃仁表示:

「廢棄物跑出來(被非法棄置)跟營造業景氣脫離不了干係!」

他解釋,尤其在北部,很多都更、重劃案,產生非常多廢棄物;再加上中南部為了新設科學工業區、開發工業區,打掉許多原本無人居住的舊房子,「廢棄物就通通跑出來了,就是跟整個營造業的景氣有關。」

六都建築執照與拆除執照核發數,5年增2成/報導者
六都建築執照與拆除執照核發數,5年增2成/報導者

原因二:廢木材、廢塑膠回收利用管道受阻

合法營建廢棄物處理廠「陽光城市」內的人工篩選區,將營建廢棄物內的木材、金屬等可回收物挑出。(攝影/林彥廷)
合法營建廢棄物處理廠「陽光城市」內的人工篩選區,將營建廢棄物內的木材、金屬等可回收物挑出。(攝影/林彥廷)

廢棄物去化市場供需失衡,也是導致廢棄物非法棄置的另一大原因。

在廢棄物去化處理流向中,有一個很簡單卻很重要的概念:可以再利用的就有價值,不會被亂丟;沒有價值的,就必須送去焚燒。

新北市唯二合法的營建廢棄物處理廠陽光城市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郭家祥解釋:「營建廢棄物可以是垃圾,也可以是產品。」以體積來概算,營建廢棄物經過篩選分類之後,磚石與砂合計佔70%,可回收的金屬、玻璃等約佔7%,廢木材則有13%、其餘就是無法回收再利用的可燃性衍生廢棄物包括廢纖維、廢塑膠等,大約10%。

其中產出量最大的磚石、砂土,即使政府建立起營建剩餘土石方管理系統,台北港也開放土石填港,每年去化量可達420萬噸,但土石方長期以來價格低落,且產出量又大,因此深山、海邊的空曠處,時有所聞土石遭到非法棄置。

其實,若營建廢棄物的分類夠精緻,最後可能只有10%須送焚化爐燃燒。但是,近5年回收利用管道發生變化,過去可被利用的廢木材也變得無處可去,只能再找其他焚化管道處理。郭家祥說:「以前賣廢塑膠、硬塑膠,這些都很好賣,但從大陸(中國)開始停收塑膠之後,台灣的塑膠資源回收生態就改變了,就像一灘死水。」

被中國拒於門外的海外塑膠,大量流向台灣,為國內再利用業者所青睞;曾經回收業者口中「很好賣」的國內廢塑膠,再利用空間因此受壓縮,無處可去之下,只能送終端焚化處理。

另外,他也提到廢木材市場也發生變化:「以前如汽電共生廠,他們需要木材來燃燒,(所以)幾年前,我只要補貼運費,就可以把廢木材送出去。現在還要用1公斤4元拜託人家收廢木材。」

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謝和霖提到,原本收廢木材的汽電共生、鍋爐業者近來改收「汙泥」當燃料,主因是政府為解決「汙泥」去處,補貼業者燒「汙泥」,但卻因此排擠了廢木材的回收空間。

去化管道受阻撐起非法濫倒空間。張乃仁說:「砂石沒有人要買,廢木材也沒有人要買,送去焚化爐又有困難,那幹嘛分(類)呢?不肖業者乾脆就直接找個空地、魚塭就倒了。」

原因三:終端焚化處理量能緊繃、價格大漲,黑市亂象起

焚化廠運作中的巨爪,將垃圾儲坑中待燒的廢棄物夾進焚化爐內燒。(攝影/林彥廷)
焚化廠運作中的巨爪,將垃圾儲坑中待燒的廢棄物夾進焚化爐內燒。(攝影/林彥廷)

台灣24座焚化廠,有超過8成營運已達20年以上,設備日漸老舊,處理量也跟著下降,但廢棄物產量又不斷飆升。在無法新增焚化爐與掩埋廠的情形下,業者清除價格也跟著上揚。

郭家祥從事清除處理環保事業長達20多年,他說,早期清運廢棄物送焚化爐,1公斤報價只要1.7元,還包含運費;但到去年,已經漲到1公斤約5~6元,「今年漲更凶,直接漲一倍,1公斤大概在12塊!」

陽光城市是新北市的處理廠,雖然新北市處理事廢價格目前仍維持1公斤5~6元,但因焚化爐已經不夠用,必須把事業廢棄物運到外縣市。在高雄市去年底開始祭出「外縣市垃圾」禁燒令前,新北市多出來的事廢就往高雄送。

雖然高雄有禁燒令,但業內自有「洗產地」的黑市因應而生。

郭家祥指出,今年農曆年過完後的幾個月之間,已經有超過30組的環保掮客來找他,直接跟他開口說:「我有3,000噸,我有1,000噸的量!」郭家祥說:

「我會直接去求證當地焚化爐窗口,發現來招攬生意的業者根本沒有被允許收3,000噸,最後問到只有2噸,那多收的去了哪裡?很有可能就流出了啊!」

(延伸閱讀:〈業者不敢說的祕密:垃圾爆量下,焚化廠「進廠權」淪地方政治角力籌碼〉

去化管道不足,才是滋生犯罪的根源

去化管道不足是滋生環保犯罪的根源,圖為台南柳營的河岸邊遭堆置大量營建廢棄物。(攝影/林彥廷)
去化管道不足是滋生環保犯罪的根源,圖為台南柳營的河岸邊遭堆置大量營建廢棄物。(攝影/林彥廷)

「政府都會說有地方倒,但就是真的沒有!」

劉修言接連辦的2件大型環保案件,多與棄置營建廢棄物有關。「現在舊裝潢要拆掉或舊房子要拆掉,那個清潔費一定很高,因為那個(廢棄物)真的沒有地方倒。」他在起訴書結尾寫下語重心長的一段話:「政府對於廢棄物產量及去化量無法完全掌握,廢棄物處理量能不足問題日益嚴重⋯⋯。」

固然,環保犯罪是業者追逐暴利的產物,但是去化管道不足才是滋生犯罪環境的根源。

我們也實際走入中、南部等縣市,發現台南柳營、七股等地,遭棄置大量的營建廢棄物,包含磚頭石塊、甚至不明飛灰(註:指燃燒或焚化後所產生的粉狀物,需最終掩埋或再利用固化處理,因數量龐大又價格低落,常被非法棄置。)的太空包,被一袋袋棄置在偏僻農地上。

台南環保局稽查科科長坦言:「以前每年可能只有10件左右,但2020年後稽查發現台南違規棄置的件數達到高峰,到今年中已多達39件,比起2020年以前成長了2倍以上。」

長期關心台南環境的社區大學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員晁瑞光,帶著記者走進柳營八老爺龜子港大排旁的荒地,越過雜草與果樹,赫然出現一片遭非法傾倒營建廢棄物的百坪河川地。他說,「全都建築廢棄啊!廢磚石、廢木材非法倒在魚塭、農地上,一點一滴的長大,若通報環保局,沒有(得到)即時處理,下次再看到又會被多倒一點,環境就是這樣被破壞了!」

夕陽餘暉下,晁瑞光站在數量龐大的廢棄物上說:

「樣樣都說是循環再利用,但現實上就是都搭不上,各式各樣的廢棄物都看過,現在就是在玩貓捉老鼠啊,政府禁止你倒,廢棄物問題不會被解決,只是偷倒在某個地方,現在就是倒在台南了!」

看更多事業廢棄物黑市的錢與權
垃圾黑市溯源—政府「默許」的暗處:數百萬噸營建廢棄物,流入地下棧仔場
業者不敢說的祕密:垃圾爆量下,焚化廠「進廠權」淪地方政治角力籌碼
600萬噸事廢已無處去,台商又回流──政府如何解這道公共政策題?
從犯罪公路到公有地──衛星圖解全台廢棄物濫倒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