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高照 桃市府籲民眾注意防範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今(25)日已針對桃市13區發布橙燈高溫特報,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桃園市政府請民眾注意防範。因應高溫特報,市府環保局、勞動局、社會局、農業局、教育局、消防局、都發局、民政局及各區公所已同步啟動應變機制,降低高溫的可能危害,衛生局也提供相關衛教資訊,提醒民眾避免熱傷害。

氣象署已針對桃市13區發布橙燈高溫特報,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圖:截自freepik
氣象署已針對桃市13區發布橙燈高溫特報,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圖:截自freepik

環保局表示,環境管理處運用回收處理水於主幹道路進行灑水降溫,同時為避免高溫影響環境衛生,將視情況適時進行環境消毒作業。此外,也已通知各區中隊確實向清潔隊員宣導,值勤時應預防高溫危害及熱傷害發生。

勞動局提到,高溫環境易造成職業災害案件發生,市府已透過營造業職安區域聯防群組及本府安全伙伴聯繫介面發布宣導,特別提醒所有工作者,應注意熱危害應變措施及留意健康狀況,避免因高溫造成傷害,並責令工地加強人員管制。

社會局指出,針對獨居長者已啟動關懷服務,加強宣導防範高溫等因應措施,提醒室內應維持良好通風,避免過於悶熱,在外活動期間,應多補充水分與電解質,盡量避免高溫環境下曝曬。同時,已請獨老服務相關單位人員及里長若發現轄內獨居老人所處環境有造成熱傷害之虞時,應告知長輩鄰近有空調之避暑場所資訊。

針對遊民個案部分,社會局也提醒及早預防熱傷害準備,並發放提供飲用水、帽子、扇子等避暑物品;並運用行動沐浴車及於南北區外展服務中心提供免費盥洗服務,以及提供附近公共場所及對抗熱傷害的資訊,減少高溫衝擊。針對機構住民部分,已請各該兒少、身障及老福機構,加強補充水分等抗熱宣導。

農業局表示,已發布預防高溫傷害圖卡及宣導訊息至農漁民團體,包含青農、產銷班、養殖業者、農漁會及畜產協會等群組,也宣導捕蜂捉蛇大隊外勤注意高溫危害;動物保護園區動物舍已增加冷氣及風扇運作,降低舍內溫度,並避免於高溫時段進行戶外遛放作業。另外,「桃園蓮花季」將於本周末登場,提醒遊客注意高溫並多補充水分,避免熱傷害。

教育局指出,已提醒各校教職員工及學生充分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穿著涼爽透氣衣物,避免於上午10時至下午2時進行戶外活動;並請各校視校園場域及學生身體情形等條件,安排適當活動及場所,加強關懷學生防曬、飲水及健康情形,留意教室及活動場域通風,建立校園熱傷害緊急處置標準流程。

消防局表示,桃市救護車均已配置熱傷害處理包,以因應民眾熱傷害發生時相關處置。另針對停於室外之車輛,車內如放置塑膠殼打火機等易燃物,可能因烈日高溫自燃,引發火災,呼籲民眾注意打火機及易燃物,如芳香劑等,勿放置於室外車內,並留意車內易折射物及聚光物品之擺放位置,儘量將車輛停放室內或加強避曬設施。

都發局提及,已請施工廠商參閱職業安全衛生署「高氣溫作業危害預防專區」相關指引及預防措施。民政局已通知各區里長協助社會局加強獨居老人進行訪視及電話關懷。

衛生局也宣導熱傷害預防措施,提醒民眾選擇寬鬆、排汗佳的衣服,並以淺色系為主;若感到任何身體不適,應立即停下來休息;避免於上午10時至下午2時運動;運動的前、中、後都需要補充足夠的水分。

熱傷害主要症狀包括:熱衰竭,大量流汗導致脫水,會出現噁心、頭痛、無力及皮膚濕冷;熱中暑,因從事費力運動,身體產熱能力顯著超出自身的散熱能力,出現口渴、發熱、心跳加速、體溫升高,甚至昏迷等症狀。若民眾出現以上熱傷害徵兆時,請立即停止運動,並離開高熱的環境,若神智清醒可提供含鈉飲料;仰臥並抬高腿,恢復身體中的血量;運動型中暑須立即全身浸在冷水中降溫。

更多桃園電子報報導:
「2024雲西海洋音樂季」音浪來襲 首波系列活動7/13登陸國境之西
桃市府積極推動志願服務  張善政鼓勵民眾踴躍當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