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石坑溪流霸主盤古蟾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低海拔試驗站研究人員多年的監測,共記錄了15種蛙類,其中蟾蜍科僅有盤古蟾蜍1種在此棲息,為站區內各類型棲地最常見的物種之一,尤其在冬季嚴寒時節,溪流水池幾乎是牠們獨霸的相親、交配、繁殖、育幼場所,特別是冬季水量變少變緩的烏石坑溪流域。

臺灣的蟾蜍僅有2種,盤古蟾蜍是其中之一的特有種,盤古蟾蜍與偏好在平地活動及靜滯水池產卵的黑眶蟾蜍不同,多偏好淺山環境,並在溪流的靜水域或緩水域繁殖。冬季夜間到烏石坑溪畔,在緩緩流動的深淺水潭周邊,可見四處佇立著一坨坨圓滾滾的沉重身影,時而傳來勾、勾、勾聲響,小小一灘約5公尺周圓水窪,就有盤古蟾蜍數十隻佔據各方,等待異性的青睞。雌蛙體型一般比雄蛙大些,但外型甚為相似,所以常有錯抱同性求愛的情形發生,此時被抱緊的那隻就會發出勾、勾、勾的要求釋放叫聲,這也是沒有鳴囊的牠們唯一會發出的聲音。當交配後,雌蟾蜍會選擇在緩流淺水區產下長達10公尺的條形卵帶,黏附在水中石塊或樹枝枝條上,順著水流漂動。卵帶外觀有如透明軟膠條,其中包覆著點點小黑球,這小黑球似的卵數量可高達四、五千顆。孵化後的黑色蝌蚪在水中取食腐爛的有機質碎屑,常聚在一起形成一團黑雲般,藉此驚嚇擾動者並降低個體被捕食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