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產卵季 新北動保處籲勿接觸餵食驚嚇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新北23日電)新北市動保處表示,夏季正是龜類產卵季,河濱、都市河道、溝渠等鄰近有水的路邊,時常會見到母龜上岸移動與產卵,呼籲民眾不接觸、不餵食、不驚嚇才是最大的幫助。

動物保護防疫處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在龜類產卵季,民眾見到有烏龜爬上馬路,如果擔心龜遭路殺,可先暫時將烏龜放置路邊即可;請給牠們適當空間,不接觸、不餵食、不驚嚇才是最大的幫助。

動保處提醒民眾勿把烏龜撿回家安置,除可能延遲龜類的產卵時間,如果撿拾到保育類食蛇龜、柴棺龜,還可能因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最高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00萬以下罰金。

此外,如果見到龜有明顯外傷如龜殼龜裂等情形,民眾可通知動保處協助處理。動保處表示,今年已接獲55件龜類救援通報。

動保處表示,動保處接獲救援案件多為斑龜,牠生活於低海拔水域,如溝渠、池塘、溪流等地,成年個體體長約20至30公分,為台灣體型最大的淡水龜,雌龜體型較雄龜大,每年4月到6月為斑龜繁殖期,於水中交配後,雌龜會上岸尋找適合產卵的地點,產下的卵約2到3個月後會自然孵化。(編輯:林恕暉)11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