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動民粹 賴清德向國會宣戰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國會改革法案在立法院進行二讀程序時,院外周邊聚集了「類太陽花」事件的群眾,以「沒有討論」或「黑箱作業」等理由聲援民進黨的主張。而總統賴清德25日凌晨在臉書以「立法院的議事運作,應該遵守程序正義」為由,發文認同「展現公民社會的力量」,以及感謝在立院外聲援民進黨的支持者,但遭國民黨籍立委批評失去總統的格局與高度,自我降格為民進黨的打手,等同正式向國會宣戰。

其實,賴清德同時具有總統和執政黨主席的身分,把他形容成「打手」未免失真。事實上,賴清德應該是揮動壓制立院的民粹大旗及發動民主內戰的「總旗手」。

目前民進黨主攻審議國會改革法案是「沒有討論」的「黑箱」,是因原先刻意謊稱及誤導條文的造謠一一被揭穿。尤其,當翻出他們曾提案主張的條文和現今他們反對的條文雷同後,就故技重施太陽花運動的老招。

當民進黨是立院少數黨時,遇到反對的法案就儘量以各種干擾手段拖延審查。10年前立院在委員會審查「服貿協議」時,雖召開過多場公聽會及審查會,但每次審查會均遭民進黨杯葛。該案送到立法院3個月後,委員會審查時主席宣布依據《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之規定,委員會審查「應於院會交付審查後三個月內完成之;逾期未完成者,視為已審查」。但主席此一合法的決定,卻被民進黨宣傳為只討論半分鐘,並激起抗議學生占領立法院的太陽花事件。

這次民進黨反對國會改革也採用相同的模式,儘管委員會開過主題報告、兩場公聽會及審查會,但因民進黨阻撓審查討論造成「無法討論」,才經黨團協商進入院會二讀逐條討論及表決的程序。而且,審議法案過程雖有網路和電視直播,但執政黨相信,以其權力和資源可以造謠和洗腦人民,如此就會有扭轉劣勢的機會。

因此,民進黨雖是「雙少數執政」,但不必期待他們會更謙卑和重視妥協。相反地,由於立法院是民進黨在中央政府中的唯一「失地」,故就算表決贏不了,至少也要在洗腦和煽動民粹的陣勢上一展執政的威勢。

再說,民進黨的新政府才剛上任,如果被在野黨給了個下馬威,之後想要翻轉執政氣勢就更困難。尤其,這次朝野對抗的國會改革案若通過,牽涉到過去封存之涉嫌貪腐和利益輸送的「藉疫牟利」等案件,很可能會急速地失去「保固期」,進而導致鞏固政權的城池出現破口。

賴清德有違憲的台獨路線需「築夢踏實」,民進黨也相信執政權可引領民粹力量。所以,民主內戰在賴清德的號令下其實已經開打。(作者為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