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事件150週年 台日美共為石門古戰場縣定史蹟碑揭牌

貴賓共同為「macacukes石門古戰場」縣定史蹟碑揭碑。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貴賓共同為「macacukes石門古戰場」縣定史蹟碑揭碑。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Newtalk新聞] 150年前的5月22日,恆春半島發生牡丹社事件,是台灣近代史上重大歷史事件,當時牽動了中國、日本甚至美、英的政治局勢;150年後的今天,屏東縣長周春米與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琉球沖繩、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代表、部落族人齊聚在事件的發生地,共同為「macacukes石門古戰場」縣定史蹟碑揭牌,緬懷並借鏡歷史,願和平永存。

1874年日軍以1871年琉球漂民事件為藉口出兵,於5月在現今車城鄉射寮登陸,沿四重溪上溯,5月22日在今牡丹鄉石門峽谷,與當時牡丹各社族人發生激戰,部族人奮勇守護家園,牡丹社頭目aruqu父子奮戰而亡,史稱「牡丹社事件」。

在與150年前牡丹社事件發生的同一天,屏東縣政府5月22日攜手牡丹鄉公所辦理「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紀念活動啟動暨macacukes石門古戰場揭碑典禮」,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所長奧正史、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處長張子霖、宮古島市教育委員會教育長大城裕子共襄盛舉,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曾智勇、牡丹鄉長潘壯志及史詩大戲「斯卡羅」的原著陳耀昌醫師也出席參與,琉球宮古島市議會議員及台日友好人士更特別組團,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紀念活動開場由高士部落靈媒張順枝vuvu進行Palisi告慰祖靈,牡丹社區發展協會接著帶來150週年紀念劇目「我是南方人」的演出,傳達對於團結合作、和平共存的追求。

周春米致詞時娓娓道來這起影響台灣歷史發展的事件,從1867年美國「羅妹號事件」,當時美駐福爾摩沙領事李仙得與斯卡羅原住民協議「南岬之盟」和平協定,是第一次以台灣人民為主體簽署的國際協議,到1871年琉球漂民的「八瑤灣事件」及導致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也因為此事件,清廷才注意到台灣佈防及治理問題,而於1875年興建了恆春古城,明年亦為恆春建城150週年。

周春米特別感念和平的重要性,牡丹社事件是一場因為語言、文化隔閡誤解而發生的歷史事件,在過去150年中,所有參與過事件的當事人及後裔,努力的以和平為目標,積極的交流、互相認識與理解,尤其牡丹鄉2005年遠赴日本沖繩縣宮古島市向琉球遺族表達善意,勇於面對歷史,她非常感動,於是主動爭取舉辦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紀念活動,紀念先民捍衛家園的決心,更是體會和平共存、團結合作的真義。

張子霖指出,戲劇「斯卡羅」即改編自「羅妹號」事件,他很高興周春米月前訪美時特地參訪美國國會圖書館,見證當年「南岬之盟」的相關歷史文件,此事件強調了文化之間的深層聯繫和共同敘事,以及排灣人民的力量與尊嚴,他以排灣語《aljac》一詞,希望大家一起認識共同的歷史,並在祖先們奠定的堅實基礎上共同建設未來,持久地和平與尊重。

奧正史表示,在歷經150年的歲月,日本宮古島與牡丹鄉由彼此關懷支撐起的友誼孕育而生,在牡丹鄉不僅可認識牡丹社事件,學習排灣族等原住民的文化風俗,恆春半島也有豐富的自然觀光資源,例如看海美術館、四重溪溫泉、阿塱壹古道等,他會向日本朋友推薦,歡迎來牡丹旅遊,希望透過此次牡丹社150週年為契機,台日交流更加蓬勃熱絡。

典禮中,周春米、奧正史、張子霖、大城裕子、智勇等人將代表和平的百合花束插入排灣族陶壺中,象徵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紀念活動正式啟動。隨後轉往石門古戰場旅遊資訊站,為「macacukes石門古戰場」縣定史蹟碑揭碑。

「石門天險」在排灣語中稱為「macacukes」,意思為相互支撐和抵禦外侮,自古以來就是族人守護進入牡丹社與高士佛社的重要關卡,也是當年牡丹社及高士佛社人抵禦日軍入侵處。「macacukes石門古戰場」去年經縣府文資審議會通過登錄史蹟,並在牡丹社事件關鍵一役「石門之役」發生地設立「macacukes石門古戰場」縣定史蹟碑,見證台灣原住民族在一個半世紀前,據天險捍衛家園的重要歷史事件,彰顯其歷史價值與意義。

牡丹社事件150週年系列紀念活動以「PEACE/和平」、「Marasudj/團結合作」為主軸,包含集結大型藝術作品、攝影工作坊與市集音樂會的風域祭;以「無邊境博物館」概念打造的風域半島品牌牡丹遊客中心開幕典禮;以舞蹈反思牡丹社事件的蒂摩爾古薪舞集《bulabulay mun?》舞作戶外公演;繪本徵件暨牡丹社事件150周年特色教學成果展,還有國際講座分享交流會、部落走讀、故事劇場、體適能等豐富多元的活動,一直持續到年底,希望大家不要忘記腳下這片土地的歷史故事,更期許未來結合生態環境、原民文化和在地產業,營造更有生命力的地方創生。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賴清德接見日台交流協會 談「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願景
AIT宣佈美將派跨黨派代表團 參加賴清德就職典禮

牡丹社區發展協會演出紀念劇目「我是南方人」。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牡丹社區發展協會演出紀念劇目「我是南方人」。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各界共同見證牡丹社事件150週年。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各界共同見證牡丹社事件150週年。 圖:屏東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