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預防接種對象 增高風險性行為接觸者【更新】

疾管署日前公布的國內第6例和第7例猴痘確定病例,分別居住在新竹縣和高雄市,是台灣首2例的本土猴痘病例。

目前疫調匡列25人,其中高風險者6人,還沒有出現症狀,要持續監測到3月20日。

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提醒,目前猴痘疫情在國內可能已經有群聚,釐清感染途徑是關鍵。

黃立民分析,「猴痘病毒不會突然從這個人身上長出來,所以如果有兩個人被感染,這兩個人一定是分別被別人感染,那所以至少另外兩個人感染給這兩個人。那另外那兩個人又怎麼來的,你再往上追,你很快就可以知道。應該是已經傳,至少傳幾次了,這個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醫師提醒,猴痘傳染途徑之一,是接觸到感染者身上的皮膚病灶。因此除了親密接觸者,若是同住家人,密閉空間共用寢具,也會有風險,建議已知的高風險者施打疫苗。

疾管署在2日晚間也召開專家會議,擬定猴痘疫苗接種策略,討論開放疫苗給更多高風險暴露對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接種的方式,也經過專家的同意,在18歲以上的成人族群可以採用皮內注射的方式,這樣的話可以讓我們疫苗所需劑量,可以節省到只要原有的五分之一,但是如果有免疫不全,或是蟹足腫病史的話,仍然會採原用的皮下的方式來接種。」

目前台灣猴痘疫苗存量有1100劑,藥物500份。因應最新接種計畫,不排除增購。

  • 台灣首見本土猴痘案例 猴痘是什麼?一文了解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莫德納次世代疫苗 醫護、高風險優先接種
亞洲首例 印度22歲男染猴痘亡 回國前隱匿病情
疫情低風險國家 擬優先開放商務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