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症狀一次看!醫師教戰「預防4招」 傳染途徑全曝光

由於清明連假社交活動升高,最近一周國內新增15例猴痘個案,創下單周新高,其中13例為本土個案。民間非營利組織「台灣事實查核中心(TFC)」今(18)日公布猴痘症狀、傳染途徑、傳染風險、治療方法、預防方式等5大QA,讓民眾可以提前準備防範猴痘!

TFC採訪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陳柏齡、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部教授紀景琪、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陳貞志後說明,猴痘的前期症狀包括發燒、肌肉痠痛、淋巴結腫大,後期的皮膚症狀則從感染前期1、2天的皮膚斑疹,一路發展到丘疹、囊泡與膿皰,到最後感染7到14天變成痂。

TFC指出,猴痘的傳染途徑主要是接觸傳染,包括接觸已感染動物的體液、血液、皮膚、傷口,中間宿主動物包括齧齒類、靈長類,以及接觸感染者的皮膚黏膜、傷口濃液等,TFC提醒,雖然呼吸道飛沫傳播也有可能傳染猴痘,但是此方法感染機率較低,需要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

TFC提到,世界衛生組織(WHO)目前認為猴痘變成高傳染風險疾病的機率低,猴痘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或疫苗下,傳染力約為1人傳染1至2人,新冠肺炎的Omicron變種則是1人傳染約8人;目前治療猴痘有主要的抗病毒藥物、輔助的支持性療法,高風險族群建議可施打新世代天花疫苗預防,一般民眾則無需接種,大多數感染後約2至4周就能自然痊癒。

TFC表示,民眾預防猴痘有4項重點,包括勤洗手和勿亂摸口鼻等基本衛生措施、降低親密皮膚接觸行為、勿隨意購買和接觸來路不明的動物、注意要食用熟食。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比景甜慘?傳張繼科炫耀「重機女神」私密照 害她扛1776萬債
高端團結試驗無結果 李秉穎爆簽了不平等條約
勞退一次領還是月領好? 網曝父親慘痛教訓:後悔一輩子

更多相關新聞
猴痘增15例創單周新高 本土13例、境外移入2例
本土猴痘增!搭車脫口罩「做1事」恐傳染
猴痘確診個案處理流程一次看!羅一鈞曝5月2萬瓶疫苗到貨
暴增猴痘確診個案「皆為男性」 逾7000人接種疫苗
猴痘居家照顧指引出爐!衣物分開洗 勿用「快洗、省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