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大雞慢啼?醫揭疫後「2癥結」早療兒激增:憂語言能力跟不上同齡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支持兒童早期療育關注支持計畫。(圖/長榮航空提供)
長榮航空支持兒童早期療育關注支持計畫。(圖/長榮航空提供)

長榮航空響應兒童早療,今年大手筆一揮300萬元捐贈1輛幼兒交通車、1輛早療服務車以及4輛機車給家扶基金會及伊甸基金會來關注弱勢,在台灣少子化的當下更顯可貴。根據統計,慢飛天使若能在3歲前接受早療教育,有過半的機會改善至與一般兒童無異;不過有醫師臨床發現,新冠疫情後發展遲緩就診個案明顯增加,主因與疫情間關在家幾乎沒出門、少了跟外界互動對話等原因有關,使語言能力跟不上同齡孩子。

一項針對2000年到2020年間高中以下學生總人數和身心障礙學生人數的增減情況調查顯示,整體學生人數減少了30%,但身心障礙學生數卻增加了81%,其中自閉症學生增加14.7倍。高中以下學生中,每25個孩子就有1個是特殊兒 ,教學現場幾乎每班都有特殊生。

而據衛福部社家署統計,2022年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個案通報共30907人;若跟2011年的個案數15848人相比,逾10年來增加近一倍。

對此,土城醫院兒童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韻茹表示,引起發展遲緩兒童之原因很多,可略分為沒有疾病、疾病兩類,前者與家庭、社區環境比較差、兒童虐待跟忽略等有關,雖屬於沒疾病,但可能影響兒童後續發展而造成遲緩;後者則與腦部、染色體、基因、代謝等有關,如視力聽力或感官出現問題使發展受到影響。但對於前述高中以下學生減少與身障學生增加的調查,她認為應無明顯關聯,不過近年早療個案的確有增加趨勢,以衛福部統計數據來看也可應證。

對於近年早療個案人數成長,陳韻茹認為「疫情」與環境影響可能也有關聯。她指出以臨床門診來說,新冠疫情後發展遲緩就診個案明顯增加,進一步詢問後發現,有些孩子在疫情後出生,前幾年幾乎關在家中沒有出門,每天看電視、缺少認知溝通訓練;更有的孩子因疫情無法去幼兒園,少了跟外界互動對話的機會,語言能力跟不上同齡孩子。

桃園療養院提供人際互動團體課程,如運用繪本訓練發展遲緩兒童之專注力與社交理解能力。(圖/翻攝自桃療官網)
桃園療養院提供人際互動團體課程,如運用繪本訓練發展遲緩兒童之專注力與社交理解能力。(圖/翻攝自桃療官網)

不過陳韻茹也指出,現在孩子生得少,父母的愛都投注在孩子,使得發展遲緩的辨識度提高;若發現孩子有發展遲緩的問題,可至醫院進行評估進一步確認,進而轉介至兒童早療聯合評估特別門診,並透過各種整合性服務來解決發展遲緩兒童的相關問題。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不到半年大8倍!她洗澡摸到「胸部有顆粒」急檢查 竟確診「最惡乳癌」
1天44人罹癌!大腸癌新增個案「這年齡」占9成 3大因素發生率激增
第6波新冠好凶!上週重症及死亡幾乎翻倍 2男嬰「咳嗽、呼吸困難」住院
一診「破百人就醫」多人高燒!美女醫揭新冠大爆發:嘆看到虛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