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觀眾共鳴的晨間劇《如虎添翼》,代言對不平等的焦慮

今年春天播出的NHK連續電視小說《如虎添翼》大獲好評。女主角的雛形是已故的三淵嘉子,她是戰前日本的第一位女性律師,戰後也擔任法官。在女性結婚走入家庭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時代,她挺身對抗歧視,以一位法律人成長的模樣呈現在螢幕上。為什麼這部連續劇會獲得觀眾的共鳴呢?就由採訪媒體界長達30年以上的筆者來一探究竟。

對現代也相通的歧視提出異議

被稱為晨間劇的NHK連續電視小說《如虎添翼》,創下了高收視率。內容也獲得很高的評價。一部戲的好壞取決於「1劇本,2演員,3導演」,這在國內外都是常識,而這部作品三者兼具。

故事主題明明很硬,內容卻夾雜著幽默,不會讓人喘不過氣。主題圍繞在禁止性別、人種歧視的日本國憲法第14條。第1回就從女主角佐田(舊姓豬爪)寅子(伊藤沙莉)在報紙上看見此條文開始。時間是公布憲法的那一年──1946(昭和21)年。

這部連續劇的主題曲影像以動畫呈現,從影像內容也能看出作品的主題。以身穿法袍的寅子為中心,旁邊有從事醫療、農業、行政等各式各樣職業的女性圍在一起跳舞。顯示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現在,在憲法議題上,分成改憲派和護憲派,但並未聽見有人要求修正第14條。想必多數日本人都擁護此一條文吧。然而事實是,此條文至今依舊沒有被遵守。

非營利組織「世界經濟論壇」(WEF)以各國男女性別差距實情,計算出2023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根據報告,日本是146國中的第125名。這是該引以為恥的名次。顯示出政治與社會的怠慢。另一方面,寅子活在比現在更不自由的戰前日本,卻能大聲申訴與現代共通的歧視問題,實在痛快。


身穿律師用法袍的女主角──寅子(伊藤沙莉)。在戰前的法庭上,法官、檢察官、律師、法庭職員都要穿著各自的法袍(圖片來源:NHK)

女主角的憤怒引起觀眾共鳴

6月之後的寅子進入戰後篇,她以司法省(如今的法務省)職員的身分,努力設立家事法院。這是為了拯救境遇不佳的少年少女,還有家人戰死的女性們。如今社會派連續劇銳減,在這種情況下,身為觀眾不可能不被打動。

戰前的寅子首先以當上律師為目標。這是因為女性在戰後才能成為法官和檢察官。寅子先在明律大學女子部就讀法科,後來才在1935(昭和10)年20歲時進入明律大學法學院就讀。(第16回)

她在校內認識了同學花岡悟(岩田剛典),他說他都會特別對待女學生。這是因為他認為和男生們一起念書的女學生與世間的普通女性不同。這讓寅子大為光火。(第18回)

「我並不是想要你特別對待我。因為特別,你就好心不鄙視我?你難道不知道自己有多傲慢嗎!?」(寅子)

寅子的怒火不只如此。1938(昭和13)年,她成功考過超困難的司法科高等考試(現在的司法考試),明律大學因此為她舉辦慶祝宴,但她卻在其中的記者會上說出尖銳的話語。因為有個記者稱讚她是日本最優秀的女性。(第30回)

「只不過是通過高等考試,就算撕裂我的嘴,我也說不出自己是女性中的翹楚。」(寅子)

這不是寅子謙虛,她是氣記者不明白受教育權利不平等這件事。

寅子知道有同窗因為家庭因素,不能參加考試,除此之外,有些女性是因為貧窮等因素,無法接受教育。這都是因為她認識了出生在貧窮的農戶,卻以一己之力進入明律大學的同學──山田米(土居志央梨)等人。

寅子的憤怒一發不可收拾。因為儘管1936(昭和11)年開始,女性也能參加司法科高等考試,但就算合格了,也無法成為法官和檢察官。

「我由衷希望社會能演變成不再區分男女。不對,大家要一起來打造嗎?一起打造吧。我想在那樣的社會中,成為某種領域的翹楚。為此,我會努力成為一個好律師。我會持續救助有困難的人。這無關男女!」(寅子)

就算沒有憲法第14條,贊同包括男女歧視這類不平等的人,應該也是壓倒性的少數。寅子替觀看的人說出了對不平等的焦慮。所以才會獲得眾多觀眾的共鳴。

貧窮農戶、留學生、華族…描繪出各種立場的女性

明律大學的女學生們各自有不同的立場。寅子的父親在大銀行工作,所以她是在經濟富裕的家庭長大。而貧窮農戶出身的米則是為了避免被父親逼去賣身,將頭髮剪短,之後也一直穿著男裝。大庭梅子(平岩紙)是3個小孩的母親,她一直被當律師的丈夫羞辱。崔香淑(夏沇秀)是來自朝鮮的留學生,至於櫻川涼子(櫻井由紀)則是華族大小姐。

這五個人之間的關係也貫徹了平等。包括寸步不離涼子身邊的僕人──玉(羽瀨川凪),她們6個人是同伴。呈現出這部作品的訊息:人類真正的價值不會受到立場左右。這點終究與憲法第14條相連。之所以把這6名女性設計成不同的立場,就是為了突顯此訊息,這點不言而喻。

作品中也夾雜著令人感動的情節。在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的1937(昭和12)年時,明律大學女子部因為畢業生考不上司法科高等考試,面臨廢除危機,留學生崔向校長下跪,請求他幫忙。因為這會影響明年即將挑戰同一項考試的寅子等人的士氣。(第26回)

「可以再等一年就好嗎?明年一定會有人考上。拜託您!」(崔)

崔本身因為哥哥被扣上思想犯的嫌疑,已經決定要放棄參加高等考試,直接回國。但她希望至少同伴的夢想能成真,因此奮不顧身。她與同伴之間的關係不分出身高低。


歷經明律大學女子部,進入法學院就讀的《如虎添翼》的女學生們。由左到右分別是華族千金櫻川涼子(櫻井由紀)、涼子的僕人玉(羽瀨川凪)、貧窮農戶出身並穿男裝的山田米(土居志央梨)、女主角寅子、律師之妻,也是3個小孩的母親大庭梅子(平岩紙),以及從朝鮮來的留學生崔香淑(夏沇秀)(圖片來源:NHK)

以演員男女比例各半為目標

這不是專屬於女性的故事。寅子和男學生之間的隔閡,後來也獲得消除。花岡對女學生盛氣凌人的想法也改了。由於他沒考上第一志願東京帝國大學,原本心情很亂,卻在和寅子等人交流之下,發現了自己的錯誤。第19回時,他針對自己的無心之言傷害到梅子一事,向梅子道歉。

「我不想被同伴瞧不起,才會故意用隨便的態度對待女性。我本不該成為這樣的人。」(花岡)

花岡找回自己的本性後,通過高等考試,在第31回時,也考上法官考試。

這部連續劇中,不會讓人感覺到男女平等的精神有假。或許也是因為劇組致力讓演員的男女比例均等吧。

這部連續劇是NHK從2021年開始參加的「50:50 The Equality Project」企畫的其中一個節目。這原本是英國的公共媒體BBC在2017年提倡的企畫,NHK也贊同其理念,是日本唯一一個參與企畫的電視臺。


當即將以法官身分前往佐賀上任的花岡悟(右,岩田剛典),聽到寅子決心成為律師,打算努力學習後,即使內心抱著要和她結婚的念頭,卻什麼都不說地離開(第32回,圖片來源:NHK)

寅子只有伊藤沙莉有辦法飾演

這個劇本融合了嚴肅劇情和喜劇要素,非常出色。無論是連續劇還是電影,都非常難以兼顧這兩者,但擔任劇本的吉田惠里香(36)卻做得非常漂亮。吉田在2021年度,以史上最年輕之姿,獲得有戲劇劇本界頂點之稱的向田邦子獎,實為逸材。

飾演女主角的伊藤在兩年前與筆者的對談中提到,她崇拜的演員是已故的樹木希林女士。她們沒有合作過,但當她2018年接獲樹木女士的訃聞,據說淚流不止。

伊藤雖然年輕,卻和樹木女士一樣,有著高度演技。除了嚴肅的戲路,也擅長詼諧的表現。在角色演出的變化上也很高明,即使要突然從笑容轉為愁容,也不會顯得不自然。我想寅子只能由伊藤來飾演。


即使當上律師,卻因為身為女性,接不到委託案的寅子。為了獲得社會地位,開始有結婚的想法,卻找不到相親對象。這時候,她意外受到之前寄住在豬爪家的佐田優三(右,仲野太賀)求婚(第34回,圖片來源:NHK)

肯定是一部歷史性的傑作

寅子的雛形是已故的三淵嘉子,這位值得尊敬的人物也支撐著這部連續劇的根基。三淵女士從明治大學法學院畢業後,成為第一位女性律師,戰後則成為第二位女法官。


就任新潟家事法院院長時的三淵嘉子。她是第一位擔任法院院長的女性,1972年6月14日(時事)

1949(昭和24)年時,她擔任東京地方法院民事部的法官(見習法官),1963(昭和38)年參與了劃時代的判斷。她在廣島與長崎的原爆被害者們訴求國賠的民事訴訟中,擔任陪席法官。儘管原告的訴求未能達成,卻首次做出「投擲原子彈違反國際法」這樣的判決。當時美國的影響力比現在還要大,卻不允許與大國之間的不平等。這個判決成了一切的開端,國家因此開始正式著手救濟原爆被害者。

當她於1972(昭和47)年開始擔任新潟家事法院的院長,曾留下這麼一句話:「家事法院處理的是人。並非處理事件。」

2000年後,直到前一部作品《布基烏基》的48部晨間劇中,主角有雛型的作品佔了17部,但即使是名人,若不是值得尊敬的人物,也難以吸引觀眾。

筆者採訪媒體界超過30年,非常肯定這部連續劇將會成為歷史傑作。

標題圖片:連續電視小說《如虎添翼》中飾演女主角寅子的伊藤沙莉。(圖片來源:NHK,播出時間:綜合=每週一~六,上午8點[星期六是本週回顧],BS、BS Premium、4K,每週一~五,上午7點30分,著:吉田惠里香)

高堀冬彥 [作者簡介]

電視專欄作家、記者。大學期間曾是電視臺的學生AD。1990年進入體育日本新聞社,隸屬於電視記者俱樂部,作為文化社會部記者和該部門專門委員,長期撰寫電視行業各類新聞、電視劇評論、各電視臺相關人士或演員的採訪報導等。2010年離職後擔任每日新聞出版社《Sunday每日》副主編等職。2019年成為獨立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