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儒專欄】情緒哪裡來? 科學家找到大腦關鍵區域及原因

王啟儒/健康管理師、資深醫藥公關

數百年來,科學家們對於「情緒」從何而來一直持高度興趣與研究。我們已深知生理與心理交互影響,人們若在未知、恐懼或危險的情況下,其焦慮與恐慌會促使心跳加速,說明了情緒影響生理機能,但對於心搏增加是否會引起焦慮或恐懼的反應尚不清楚。

以生理學而言,人在面臨危險時,大腦會發出警示開啟交感神經系統,瞬間對身體發出信號,促使釋放某些特定的激素,從而使心臟、呼吸和消化系統等器官產生巨大連鎖反應。例如在觀看驚悚片或歷經大吵後的失戀,焦慮與恐慌都會導致心搏加速、肌肉緊繃、呼吸急促、手心冒汗等身體產生變化的情形。

為了驗證大腦到身體可能存在某個重要甚至主導的信息流,即心搏加速足以誘發情感體驗。科學家開發了一種非侵入式光感起博器,利用穿戴微型LED光束製作成一小背心,讓老鼠穿上,並對其進行高達每分鐘900下心臟跳動,模擬心搏肥持續性失常狀態,且記錄量測因光學誘發心動過速、神經元變化及表現出疑似的焦慮行為,但僅限於老鼠處於〝危險的情境〞,包括探索迷宮行走、尋找水源等。此實驗包含了中樞與週邊神經系統都一同參與了被誘發的情緒發展過程,結果成果發表於3月份的《Nature》期刊。

此外,為了確保潛在機制,科學家們還進行了全腦活動檢查和電生理檢測來找尋已因心搏過速被激活的大腦區域,同時使用藍光刺激對心臟進行抑制,以研究是否可透過調節焦慮產生某種影響行為的機制。研究團隊最後確定為「後島葉皮層」(Posterior Insular Cortex)區域,此為心臟感受自下而上處理的潛在中介,並且發現可透過光遺傳學(Optogenetic)抑制大腦區域,藉此減弱了由光感起博器引起的焦慮樣態。

研究結果表明,情緒必須同時考量身體與大腦兩者,才能了解情緒或情感狀態的起因,此發現正與對研究人類行為的「雙因素理論」結果相符。該理論係指,雖然身體的變化於情感體驗中有著重要的角色,但另一方面環境也相當重要,必須同時考量在內。也就是說,增加老鼠的心搏並不足以引起焦慮,但若處在一個危險的環境中,它們可能會變得焦慮,此時增加心搏會引發焦慮行為。

基於相同道理,人們在跳舞運動時,心搏加快並不會引人擔憂;但若行走於暗巷,類似的心搏飆升可能就會被解釋為焦慮或恐慌。為了研究是否會導致焦慮行為,了解大腦感知與身體信號兩者間的關係,科學家特別觀察老鼠的大腦中可解釋感知和身體信號的特定區域–後島葉皮層。觀察時發現,當抑制這個區域時,心搏雖然增加但並未導致老鼠有過多的焦慮行為。此也驗證了人類島葉(Insular)扮演著重要角色,說明其對大腦應對來自身體內部信號的感知過程有關,如飢腸轆轆、想上廁所、驚慌失措…等內感受(Interoception)與生理產生焦慮過速的心搏、急促的呼吸、體溫的變化等情境體驗有相當程度的關聯。

此研究成果讓人們更能了解內感受方面可能與焦慮更有關聯,同時也說明,容易焦慮的人可能更會注意自身的身體信號,此可解釋為其態度可能受到基因和生活經歷的影響。除此此外,越來越多的研究也開始專注於內感受的準確性與注意力可能對焦慮發揮了作用。對此,除了可得知情感∕情緒可能從何而來外;對於處理焦慮情緒,人們或許可透過內感受的特徵,如降低過度注意身體信號或較消極解讀身體信號,以降低或治療焦慮等精神障礙。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王啟儒專欄】醫學里程碑!全球首位帕金森患者接受幹細胞治療

【王啟儒專欄】最新醫學研究:從事這種職業的男性 生育較強!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