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俊TALK/黃國昌和太陽花們的變與不變

王家俊TALK/黃國昌和太陽花們的變與不變
王家俊TALK/黃國昌和太陽花們的變與不變

王家俊/主筆

賴清德520就任總統前後,因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推動遭綠營質疑擴權的國會改革法案,朝野議場「武鬥」不足以阻止法案推進,立法院外接連兩周湧現社運團體與年輕群眾的身影。

太陽花運動過去十年了。當初抗爭的對象、前總統馬英九卸任多年,民進黨邁入第三個執政任期,學運領袖林飛帆進入體制內擔任國安會副秘書長,學運「導師」黃國昌以民眾黨團總召之姿攜手國民黨大黨鞭傅崐萁、淪為民眾吐槽的背叛者。青島東路外不安的氣氛,對比鮮明,相似又矛盾,值得反思又弔詭。恍惚「太陽花」般,閃耀著光芒。

如今,立院場外聚集不少人是因和黃國昌同樣具備論述能力的「PUMA老師」綠委沈伯洋在517議場衝突中受傷。一個偶然的契機。觸動了一群人,深知改變不了總統賴清德、立法院長韓國瑜的意志,也阻止不了國、眾兩黨「多數暴力」,對於少數政府的無力與無奈,社會支持未必站在「同情民進黨」這邊。於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尋找出口。

既被視為出口,每周二、五聚集的「太陽花們」應無可能攻進賴清德執政底下的民意機構神殿。民進黨面對場外友軍、支持者無疑是心情複雜,處境尷尬的。

論執政邏輯,民進黨必須概括承受國會少數、朝野僵局,在野黨聯手以立法權步步進逼。論政治邏輯,賴政府必須與社會力、年輕人站在一起,卻不得不與他們保持距離。因為群眾是不可控的。當年衝進國會,是反對馬英九、兩岸服貿協議,如今衝進去,是洗賴清德或韓國瑜的臉?佔領國會下一步如何收場?反對立院擴權、反黑箱,難道也反國會改革、反議會政治?

尷尬的還有賴清德。他的政治路線、身段不足以感化國、眾兩黨,也沒打算和朱立倫、柯文哲、馬英九等在野領袖喝「大和解咖啡」,民進黨議事攻防手段用盡,只剩覆議、釋憲兩張牌。韓國瑜貌似中立的立法院長形象,在綠營緊抱朝野協商主義,而韓堅持議場逐條表決,明確倒向藍白邊。這是韓國瑜的政治選擇。他會因選擇獲利,也必當付出代價。

黃國昌無疑是討論最烈、態樣最多元的「太陽花」核心人物。他不是學生,卻被奉為學運領袖。他創立時代力量並擔任黨主席、立委的謀略與政治路徑,被視為收割學運成果。他曾對抗馬政府、國民黨當權派做「抗藍」急先鋒,卻轉向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政治合流,改扛「非綠」大旗,被視為立場搖擺。黃國昌自此站在民進黨及其支持者的對立面。

有別於利益取向的政客、有志從政的社會與政治運動者,台灣始終有一群人。他們未必隨政客上街。看不慣馬英九完全執政,直接幹了;蔡英文完全執政的好處,他們未必享受得到。對賴清德少數執政的景況,這群人同樣是無比感傷的,苦無出口的。政客變與不變,與時俱進。群眾純真又危險,始終未變。

不變的還有:政治暴力是政治體系表達利益的手段之一,多數或少數暴力同樣具有恐怖暴力本質。不論顏色,執政者都肖想贏者全拿,也遭反噬。政黨與政客,永遠逐糧草而居。


菱傳媒原始網址:王家俊TALK/黃國昌和太陽花們的變與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