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季刊】價值投資越跌越買 退休教授耐心存股年領息350萬

存股達人謝士英今年開始存ETF,標的是00940。
存股達人謝士英今年開始存ETF,標的是00940。

長抱個股超過20年的存股達人、退休教授謝士英,近期也開始買進ETF,而他的初體驗是00940(元大臺灣價值高息),他說,這檔ETF的選股邏輯跟自己的投資心法最像,強調越跌越該買。

「存股20多年了,過去沒有ETF這樣的產品,所以就一直以個股為主,幾乎只買不賣;但現在ETF相關產品越來越多,所以也想來試試看!」年領約350萬元股利的存股達人退休教授謝士英說,今年3月底,月配、高股息ETF00940(元大臺灣價值高息)開始募集,「價格只有10元,我就跟著申購一些,想拿來和我的個股績效做比較。」

以往只買個股卻突然變了心,謝士英解釋,「00940的選股邏輯主打『巴菲特價值投資』,跟我的投資心法最像,用合理價格買進好公司嘛!」他說,自己最看重企業價值,追蹤的企業要符合過去5~10年每股盈餘(EPS)穩定或逐年成長,還要是產業裡的前段班資優生,「這樣萬一價格買貴還有救,因為每年領息都能降低持股成本。」

00940受益人數逼近百萬,7月首次配息金額是重頭戲。
00940受益人數逼近百萬,7月首次配息金額是重頭戲。

對謝士英來說,目前手中持有個股的部位算是已達滿足點,「我開始思考,00940的成分股中,或許含括我沒發現的好股;特別是看它追蹤的『臺灣價值高息指數』,回測近5年有8.6%的殖利率,當然會有期待感,七月的首次配息金額是重頭戲。」

只是,00940在4月1日掛牌後,就跌破發行價10元,投資人在社群上哀嚎,問他會緊張嗎?「有什麼好緊張,要是選股邏輯正確,就等時間來驗證;股價越低、殖利率越高,跌破10元還是可以買。」謝士英分享,跌破發行價他又持續加碼,目前平均成本約9.79元。

年領350萬元股利的謝士英,退休生活愜意,一週打籃球3次練身體。
年領350萬元股利的謝士英,退休生活愜意,一週打籃球3次練身體。

對於已經退休的謝士英來說,能夠有源源不絕的穩定現金流,是他最在乎的事,至於價差則從來不是重點。就像在疫情當年,謝士英的持股市值從4,300萬元縮水到3,700萬元,他照樣悠閒度日,天天打籃球。

「股市總有高低起伏,存股真的不用想太多,專注在領息就好。」如今過了將近4年,謝士英持股市值再度重返榮耀,超過6,600萬元,股息也從當年的200萬元成長到今年的350萬元,「我也相信00940的破發是一時的,只要選股邏輯沒問題,長期來看,表現絕不會讓人失望。」

事實上,許多00940的投資人,都在緊盯7月的首次配息金額,問謝士英,萬一配發的金額不如預期怎麼辦?「市場太關注這件事了,短時間難免被外部因素影響,我會至少給它2年時間,再來看整體成績單。」他強調,投資人一定要中性且理性的看待投資商品,本來對高股息ETF就不該有不切實際的預期,尤其期待殖利率一定要8%、甚至10%,這樣的要求太高了。

應記者要求,謝士英打開下單APP,圓餅圖紅通通,報酬率越過100%。
應記者要求,謝士英打開下單APP,圓餅圖紅通通,報酬率越過100%。

他提到,自己存股設定的買進價是殖利率5%,面對高股息ETF也是同樣的態度,所以只要是對的標的,越跌越買不用怕。「有時候等不到5%,如果手上剛好有錢,連4%我也會進場買個1張、2張。存股就是這樣,慢慢買。」

「不論是存股還是存ETF一定要『想通』,但初期得摸索一陣子;沒想通,看到的都是價差,賺了就跑,永遠無法累積張數,存股的效應也就無法發揮。」謝士英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存股沒什麼花招,很平實,但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以他最大部位持股玉山金來說,目前已經來到458張、平均成本約13元,統一也有200張、成本0元,至於聯電則有135張、成本約19元,都是長抱的結果。不過,台股站上2萬點,不需要獲利了結嗎?「長期存股,平均成本低到不行;要再打造這樣的夢幻價格有難度,所以不會輕易砍掉啦!」他強調。

拆解謝士英的投資心法,就是鎖定產業中的資優生,觀察過去5~10年每股盈餘表現,接著就是等待殖利率5%進場,「2008年金融海嘯時,玉山金股價跌到8元,那年配0.8元,算起來殖利率有10%,這種好機會怎麼能不把握?」現在光是一檔玉山金,謝士英年領股息就超過50萬元,可以說生活開銷全由玉山金買單了。

倒是去年市場對金融股有很多的質疑聲,特別是股本膨脹讓投資人擔心獲利被稀釋,「所以要觀察獲利是否跟得上。」他分析,2008年到去年,玉山金股本從354億元膨脹到1,566億元,稅後淨利則從10.3億元增至217億元;股本膨脹4.4倍,稅後淨利卻成長21倍,表示公司一直在進步。

而很少調整手中持股的謝士英,近3年則出現一些變化,原來是個股殖利率不如預期,「5%殖利率是我的進場依據,相對來說,低於2%會考慮出脫。」過去長期存中鋼的他,發現自2019年起股利砍半,2020年剩0.3元,殖利率不到1%,比定存還差,所以2022年持股全部清空。不過,還是有「破例留倉」的狀況,「緯創去年變飆股,股價翻好幾倍,殖利率早就不到2%,但要賣嗎?我會再等等,因為未來是AI的天下。」

砍掉中鋼後,謝士英轉買食品股,「我很常吃麥當勞,最愛大麥克和麥香魚,套餐越賣越貴。」他說,這幾年通貨膨脹讓每個人都很有感,「電子產品若把成本轉嫁,可能會丟失訂單;食品原料卻可以,看看雞排價格就知道,就算調漲多次還是有人買,民以食為天嘛!」鎖定產業前3名,他轉存聯華食、大成及卜蜂,方法還是那一招,等到便宜價、殖利率5%行動。

為了抗通膨,謝士英這兩年的存股名單,再加入大成等食品股。
為了抗通膨,謝士英這兩年的存股名單,再加入大成等食品股。

而為了把現金流極大化,謝士英透露他會操作的撇步,「我會選在除息日前買進,這樣一來,短時間內就可以領到兩次股息。」他舉統一為例,歷年的除息日都在8月初,像是2022年除息日為8月4日,只要前一個營業日買進,就能在當年的9月8日領到股息,而等到隔年、2023年除息又可再領一次,算起來大概持有400天就領了兩次息。

有趣的是,基本上不太關心股價的他,難得應記者要求打開下單APP,當見到左上角的圓餅圖紅通通,報酬率顯示113.5%,大家驚呼連連,「不管是存個股、還是存ETF,內在價值最重要,等到出現合理價大膽買進就對了,手中有閒錢也可以買,存股真的不必花太多心力。」謝士英再次提醒大家。

更多鏡週刊報導
【理財季刊】除權息旺季攻略 3步驟檢視持股汰弱換強
【理財季刊】善用海外投資工具 年領息百萬免繳稅攻略
【理財季刊】繳交遺產稅不愁 聰明靠壽險保單預留稅源

◤抗通膨首選 小資煉金術◢
黃金抗漲6折起 一台兩現省萬元
金緻品全館結帳88折 領券再折扣
點睛品計價黃金 保值選這款
純金項鍊999元起 小資族可輕鬆入手
日韓劇女主角最愛 鉑金首飾7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