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質疑空品標準調幅不夠 環境部擬分3階段調降

要讓國內空氣品質更好,環境部推動空品標準修正草案,原本預計要讓PM2.5年平均值從15微克/每立方公尺,至2030年降至12,卻遭環團質疑降不夠,環境部再公布新版本,要分3階段調降,第1階段降到12不變,第2階段跟最終目標則分別為10跟5,但尚未訂出時間表。

環境部大氣司科長謝仁碩表示,「我們來務實這樣用,所謂的分3階段的方式,來呈現我們這次空品標準的方式。」

要改善空氣品質標準,更有賴地方一起努力,不過雙北環保局都希望能夠排除計算海鹽、與境外污染,新北市指出,萬里測站就在海邊,高度受海洋與境外影響。

新北市環保局空品科代表指出,「把它劃定為三級防制區,我們是覺得有點不公平, 我們也覺得很委屈。」

台南市環保局也附議,並表示窮盡一切防制手段,也難以降低境外污染的影響,也認為將PM2.5年平均值從15降為12,挑戰很大。

台南市環保局代表說道,「再過個幾年,其實我覺得它下降的幅度還是有限,建議大部這邊可不可以考量,再扣除境外污染物的部分,其實可不可以評估進去。」

環境部大氣司長張順欽提及,「呼吸的空氣就長這樣,你把它給扣掉呼吸的時候,並不會說境外來的時候就不呼吸,這是我們另外一個思考的論點。」

針對地方環保局的建議,環境部表示會再評估。而如果將空品標準加嚴,環境部也試算指出所帶來的影響,AQI綠色良好日數會減少16%,黃色普通會增加16%,橘色提醒會微幅增加,紅色警示日則持平。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PM2.5調降可增平均餘命 供《空品標準》修法加嚴依據
環境部預告空氣品質標準加嚴 PM2.5濃度標準全亞洲最嚴格
曾文溪與急水溪中度污染增 民代籲設截流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