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部周五開會可望觸及費率深水區 碳費審議一共識、四個爭點

環境部將於5日召開第四次碳費費率審議會,據了解,碳費委員間目前有一個共識、四個爭點,此次可望首度觸及費率深水區,同時也會提出不同費率情境下的減量成效及衝擊影響評估。

截至目前為止,碳費審議進展不大,唯一共識是,產官學、環保團體都希望碳費機制能夠儘早上路,除此之外,對於初始費率、免徵額度、優惠機制、碳權扣減比率等爭點,各方意見仍在拔河。

碳費審議會自今年3月至今已召開三次,不只環境部與環團期盼加速腳步,隨著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進入第二階段,產業界也期待國內制度能趕緊明確化,以利因應,「早上路、早安心」是目前碳費討論的最大交集。

四大爭點中,碳費初始費率是會議「場外喊價」的最大戰場。然而產業界與環保團體期待不一,不易收斂意見。環境部在此次會議中將提出各種情境下的衝擊評估,費率底牌是否會因此曝光,受到外界關注。

其次,對於碳費免徵額度,環境部草案是訂在2.5萬噸,但環團強烈主張,應全面取消免徵額;第三,也呼籲調整對高碳洩漏風險產業優惠,不宜減免減過頭。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等環團日前在行政院前抗爭時,曾估算出將鋼鐵、水泥、石化視為高碳洩漏風險產業,將導致約4,700萬噸排放量不須承擔任何成本,造成235億元的碳費損失。

第四,針對碳權抵碳費,產業界期盼擴大抵減範圍,希望納入先期抵換方案、以及逐步加大碳權抵換比率以鼓勵減碳;環團卻認為,子法對於碳抵換機制設計,給予企業10%到15%的碳權抵換,高於新加坡、南韓的5%,恐讓企業得以轉嫁減碳責任。

環境部表示,針對收費排放量計算已依照「碳費收費辦法」草案完成預告。在收費排放量計算部分,環境部參考歐盟及南韓、新加坡等國家,以部分免費核配或免稅額等作法,在收費辦法中針對具有高碳洩漏風險的產業,在取得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的自主減量計畫前提下,可分三期給予不同之碳洩漏風險係數值做為調整收費排放量之用,考量適用碳洩漏風險係數值進行排放量調整的高碳洩漏風險行業,對於同業間不公平競爭之問題已有適當處理,因此規定不再重複扣除起徵門檻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年輕人不夠愛小孩」嫩嬰送托遇陌生嬤碎嘴 OL辣嗆2句話全網叫好
年薪90萬買1000萬房!他崩潰「存款被掏空」 後悔想租房
小心手持風扇爆炸! 台電教戰「3不1要」:睡覺時勿充電
何如芸節目上淚崩!亡父生前整理離婚剪報 悲訴「他應該比我更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