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老師經營收容所 與動物夥伴合作教學 將自然課程融入動保教育

作者:張慈媛(動物當代思潮特約記者)

動物如何融入教學?新北市江翠國中生物科老師紀慧玲善於將動物保護與教學活動結合,認為動物不但是自己的老師,更是教學生命中重要的夥伴,她曾開設一系列動物相關課程,對象涵蓋幼兒園幼童至高中學生。在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臺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動物當代思潮團隊於2021年8月舉辦的「動保扎根教師研習營—經濟動物議題桃園場」上,紀慧玲向聽眾分享自身開設課程、照顧動物、以及在國中生物課程融入動保教育的經驗,讓人看見她如何作為學生與動物之間的橋樑,引導學生們走入動物世界。

紀慧玲老師曾經有個「動物區」,並將教學融入,帶領年輕學子學習飼養、管理乃至生死的問題。   紀慧玲/提供
紀慧玲老師曾經有個「動物區」,並將教學融入,帶領年輕學子學習飼養、管理乃至生死的問題。 紀慧玲/提供

善用三種教育理論 引發學生對動物議題的興趣

紀慧玲首先介紹她使用的三種教育理論:首先,根據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的學習經驗理論,有了具體經驗,加上觀察與反思,產生的學習效果遠大於單方向的概念傳遞,因此在教學上,比起以抽象語文或符號為主、靜態且參與度較低的學習活動,紀慧玲更推薦讓孩子們親身接觸動物,有「一個動物在那邊」,過程中學生活動程度最頻繁、各種感官的運用度皆高,能夠收穫更直接的體驗,這是環境教育的第一定律,「一個體驗勝過一千幅圖畫」;即使只能給予學生間接經驗,也要儘可能地做到直接經驗的品質,首要的重點是對學生的興趣和需求產生意義。

第二個理論來自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他曾提出「親生命假說」,主張人有親近自然世界與其他物種的本能,紀慧玲舉例,在疫情期間,大家在家裡坐不住,想要出去玩、有人開始養起動植物,或許都是親生命性的展現。同樣的道理,只要經由適當引導,就有機會讓學生對動物與環境產生興趣,進而在意動物福利等議題。

最後,心理學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則強調,學童容易受到周遭人們的影響,師長表現出什麼樣對待動物的態度,都將影響學生至深。因此,老師帶頭示範正確的互動方式,也是教學準備上的一大重點。

在既有飼養動物課程中 加入飼主責任教育

紀慧玲接著介紹她在校園教學經驗中,常見的動物運用狀況與問題。例如過去國小的課程經常需要飼養蠶寶寶,現在則較少,取而代之的是有些書商會贈送牛蛙蝌蚪,或者有些學校改讓學生飼養魚、竹節蟲或獨角仙等動物,也頗受學生歡迎。需注意的是,有時學童或家長不知道如何飼養就直接丟棄或放生,以牛蛙蝌蚪為例,現在溪流中的蝌蚪來源有一部份就是如此,可能間接助長外來物種的擴散。國高中的動物使用則較多是在實驗課程上,例如觀察魚的尾鰭血管和蝦的心跳,或牛蛙的解剖。

在飼養前,紀慧玲建議教師們可以針對以下幾點加以規劃:教學目的、管理照顧的責任歸屬以及經費來源,例如農場動物光是一學期的飼料費就至少要準備一兩萬的預算,此外,不同物種需要的空間和環境狀態都不同,因此可依據現有的環境選擇動物,也最好事先考量若不能持續飼養,動物後續的安置是否能妥善安排。簡而言之,整個飼養過程需對動物負起最大的責任。

生物老師的動物收容所:「動物是我的教學夥伴」

最後,紀慧玲也介紹了她過去經營的動物區。位於山上的動物區有個雞舍,除了七、八十隻左右的雞之外,還有羊、鴨子、鴿子、烏龜、魚等等,都是來自他人贈送,該區也收容救傷的野生動物,如大冠鷲或蛇,或者學生不養的老鼠、貓,儼然是個動物收容所。紀慧玲說,她抱著「好吧我是老師」的心態全盤接受,將動物「作為教育的媒材,希望他們有比較好的安置場所」,不過從實際狀況來看,這些動物絕不只是教材,以雞、羊等經濟動物為大宗的動物區,每一隻動物有名字,紀慧玲其實已經將他們當成寵物來飼養。

動物區收容的動物以經濟動物為大宗。   紀慧玲/提供
動物區收容的動物以經濟動物為大宗。 紀慧玲/提供

動物陪伴紀慧玲,也陪伴學生,讓年輕學子學習飼養、管理乃至生死的問題,許多學生畢業多年後返校探望,都還會提到這些動物們。

在動物區的經營上,由於是多種動物共處,具有狩獵本能的動物如犬隻,就需要接受訓練,管理上也考量到衛生安全,定期請獸醫前來替動物施打疫苗。有時,動物區也會面臨較沉重的安樂死問題,像曾有體重過重的豬無法行動、羊誤食水泥粉,最後都在動物福利的考量下施以安樂死。

動物區作為教學的現場,慧玲老師觀察,學生往往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一類學生過度興奮、急著往前衝;另一類學生,則是因恐懼而尖叫後退。此時老師要如何權衡、確保學生安全?紀慧玲將活動分為前、中、後三個階段給予建議。

在活動前,先評估哪隻動物的個性適合此次教學,也要事先規劃位置,若讓緊張的學生與動物太過靠近,動物可能也會感受到緊迫,因此位置規劃極為重要;活動過程中,要由老師做為示範,引導學生正確且安全的互動方式,並適度使用望遠鏡、放大鏡等工具,針對年齡較低、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的學童,老師建議可以搭配口令,與學生建立觀察守則,以控制場面;結束後,則帶領學生感謝動物作為教學的老師。

紀慧玲說,她在教學時會不斷帶學生以動物的角度思考:如果你是那隻動物,會有什麼感受?「如果是昆蟲,也許待在樹枝上牠會比較安心。」藉由這樣的引領,讓學生學會同理動物,無形中也將動保思維深植於內心。

實際走入動物區後,常見的問題是人與動物的衝突。例如曾有學生在馬場被咬傷,紀慧玲建議的做法是,先處理傷口和安撫學生情緒,之後再告知學生正確的互動方式,同時也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處理過程必須相當謹慎,才能避免學童從此對動物抱持恐懼等負面看法。

另一種極端是有小朋友不尊重動物,遇到這種狀況,紀慧玲會立即停止學生與動物的接觸,用溫和的語言引導他思考,動物如此被戲弄會有何感受。若要避免學生把動物當成玩具的心態,可以在活動前和學生分享動物的名字、過去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到動物也是活生生的生命。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老師的身教與言教。

動物區的入口處貼著帶有注音符號的各種注意事項,提醒小朋友們輕聲慢步、不要打擾及驚嚇動物。   紀慧玲/提供
動物區的入口處貼著帶有注音符號的各種注意事項,提醒小朋友們輕聲慢步、不要打擾及驚嚇動物。 紀慧玲/提供

多元教學 讓學生深入感受與理解動物議題

除了實地教學之外,紀慧玲表示,課綱內的生物課程也可融入動物議題。以她負責的國中生物科為例,「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單元中,便可延伸討論動物具有感受到痛苦的能力,就和神經系統有關、他們與我們一樣具有中樞神經,由此帶入脊椎動物的動物福利問題;在「生殖」一課中,則以雞蛋的觀察為出發點,納入農場動物、友善飼養、蛋雞與放牧等議題。

課程之外,校園內更是處處存在動物教材,紀慧玲舉例,每年五、六月的野鳥繁殖期,校園內較容易出現落巢雛鳥,若需要安置,她會利用箱子替鳥保暖,並趁機帶入課堂;她任職的校園也曾發現黑冠麻鷺屍體,校內老師便趁機帶領小朋友前來觀察,介紹鳥類,也替死去的鳥舉行簡單的感恩儀式;或者打造校園蝙蝠屋,營造友善動物的空間,也是她曾嘗試的教學活動。

由於紀慧玲同時是兩棲保育志工,她也曾帶領學生參與斑腿樹蛙移除工作,事前便邀請專家學者前來演講、舉行闖關活動,介紹外來種議題與人道移除,過程中學生都很開心能接觸到真實的動物,親身參與加上事後的心得撰寫,也使學生對這一議題有更深入的感受與理解。

動物保護教育,其實就是環境教育、人道教育加上生命教育,紀慧玲感概,由於現在的教育較缺乏這一塊,人人作法不一樣、不理解,有時就形成衝突,而動保教育,是處理這樣的衝突所必須的。「老師就是一個動物溝通師,告訴孩子怎麼跟動物相處」,儘管課綱上較為不足,但她身體力行,遠至山上的動物收容所、到校園內的野生動物,或者生物課本,都可以看見紀慧玲以自身作為最佳範本,用身教與言教告訴學生,什麼是動物福利。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