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vs.生態 水稻田裡的生物多樣性指標
距離聯合國制訂頒佈《生物多樣性公約》(1993年)已經過22個年頭,一年一度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5月22日),彷彿鬧鐘般定期提醒世人萬物和平共存的重要性,因為即便是看起來毫不起眼、微不足道的昆蟲,都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例如,近年蜜蜂大舉迷航失蹤,將引發作物無蜂授粉,將來可能糧食短缺的恐慌,學者專家紛紛探究解決之道,就是最顯著的例子。
農耕與環境生態關係密切可見一斑。日前花蓮農改場與慈心有機發展基金會攜手推動水稻田綠色保育標章,以長腳蜘蛛、橙瓢蟲等捕食性天敵昆蟲作為診斷田間生態的指標。花蓮富里7位農友以此創新模式獲頒綠色保育標章,他們在從事農耕生產的同時,也積極為生態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
瓢蟲,可愛討喜;蜘蛛,也許多數人避之唯恐不及,但在花蓮富里的有機水稻田裡,牠們可都是受歡迎、多多益善的小幫手,因為蜘蛛、瓢蟲的數量越多,代表水稻田無農藥、毒害,田間的生態也越豐富健康。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場長黃鵬指出,花蓮自1994年開始栽植有機水稻,目前花蓮、宜蘭有機水稻田面積合計占全台有機水稻面積的53%,全台最大的有機米產銷班在花蓮富里,這裡也首創台灣有機米外銷日本的紀錄,「外銷代表安全與品質。」黃鵬表示,農業追求有機、健康之餘,近年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將生態保育做得更好。
生物多樣性密碼──長腳蜘蛛、橙瓢蟲
水稻田環境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系統之一。2010年,國際農業研究諮商組織即建議農民保存稻田地貌與水生植物的多樣性。
台灣水稻田面積共約15萬公頃,水稻田除了生產稻米外,還是全台總面積最大、可涵養多樣性生物的「人工濕地」,水鳥、兩棲蛙類、蜻蜓等水昆蟲的繁殖覓食之所。
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副場長范美玲3年前開始調查有機水稻田與慣行水稻田之間生物多樣性差異。她選擇在栽植有機水稻歷史最久的花蓮富里,以廣泛分佈在稻田裡的無脊椎動物群聚作為研究對象,3年來共記錄了240種(有機田213種、慣行田181種)昆蟲。
范美玲研究發現,無論是數量或種類,有機田區的物種都比慣行田區豐富。以2013年的一期稻作為例,她在有機田發現188種物種,慣行田則只有137種。
范美玲指出,田間生物有害蟲、益蟲(天敵物種)和無益也無害的中性物種。幾經掃網、鑑定、統計分析,范美玲從中篩檢出最具代表性的「天敵物種」──日本長腳蛛與橙瓢蟲,牠們在有機田與慣行田之間數量具有顯著差異。0.25公頃、掃網40次,有機田平均有長腳蛛93.1隻、橙瓢蟲30.4隻;慣行田平均有長腳蛛38.8隻、橙瓢蟲16.4隻。
范美玲進一步說明指出,蜘蛛和瓢蟲都是肉眼可見的生物,容易觀測,再加上牠們對農藥或擾動相當敏感,因此被選為觀測指標,其中尤以蜘蛛為最。「我們發現田間只要一噴藥,蜘蛛的數量就會明顯下降,國外研究也顯示,噴藥除了造成蜘蛛繁殖率下降,下一代的捕食能力也會變差。」
農友觀測的方式也相當簡單,定期在田間以掃網方式數算這兩種昆蟲的數量,只要維持在基礎數量的80%以內,即代表田間生物豐富,稻田健康無虞。
有機vs.綠保
花蓮富里從事有機栽培水稻已20年,如今在花蓮農改場輔導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認證下,以長腳蜘蛛和橙瓢蟲作為指標生物,農民不但可以自主掃網監測田間生態,鐘仙賜、潘文德、賴進雄……等7位農友,共計6.5公頃耕地,已率先取得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的水田棲地「綠色保育農產品標章」認證。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指出,農田生物多樣性增加,也有助於害蟲防治與授粉;換言之,在大自然生態平衡的狀態下,一物剋一物,農民無須過度投入,只要「無為而治」,就能達到生產與生態雙贏的局面。
綠保標章或許也是解救目前已陷入僵局的有機認證之路。
話說全台灣農地面積約80萬公頃,其中取得有機認證的耕地面積為6,027公頃,只有不到1%。
蘇慕容指出,台灣有機驗證面積經過七、八年快速成長期,近三、四年已呈現停滯狀態,究其原因,不外適耕地難覓、驗證補助減少、產品農藥抽驗必須零檢出等,條件嚴峻,令小農卻步。
為突破此一困境,5年前慈心基金會與林務局開始攜手推動「綠色保育標章」,以物種的稀有性及數量做為驗證農地是否符合綠色標章的標準。至今已陸續有花蓮的農友申請通過黃嘴角鴞、環頸雉、大冠鷲、鳳頭蒼鷹等珍貴物種。此外,還有官田的水雉、茂林的紫斑蝶、坪林的翡翠樹蛙等數十種台灣珍貴動物也紛紛加入綠色保育之列。
今年慈心進一步與花蓮農改場合作,首度將長腳蜘蛛、橙瓢蟲及棲地環境營造納入綠色保育標章規範,堪稱是新里程碑。蘇慕容表示,希望藉此提倡不以高規格標準要求田區、避免驗證費用負擔,讓農民容易加入,帶領農友逐步走出已窄化的有機名詞,重塑市場對有機的概念。
以蟲治蟲
綠保標章認證,代表農夫友善對待土地、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系統健全,田裡生產的稻米自然也就可以安心食用;對有機耕作的農友而言,則是從過去辛苦抗蟲,走向「與蟲並肩作戰」的開始。
花蓮銀川永續農場女主人梁美智指出,早期農友看到蟲就睡不著,想盡辦法「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後來發現,原來所作所為都是白忙一場。「老天爺派了許多天兵天將來幫我們,只是農民都不知道。」梁美智表示,以前農民施用有機資材趕蟲,但脆弱的好蟲先死,於是「好朋友」死光了,害蟲的數量卻越來越龐大,如今懂得一物剋一物的道理,只要給好蟲地方住,不需要做太多無謂的投入,這些長工就會幫忙吃害蟲,「一隻長腳蛛一天吃4隻飛蝨。」她說。
今年61歲的鄒意堂,是首批獲得「綠保標章」認證的農友之一。從事有機栽培水稻已有17年資歷的鄒意堂表示,有機米雖然價格高,但是收成較少,然而,最大的收穫是換得健康的身體。獲得綠保標章認證對他而言是進一步的解放,「以前還得採用生物防治法,或以人力拔除那些根長到田裡的竹節草,現在都不用,讓它自生自滅!」他笑著說。
無為而治、以蟲治蟲,說起來輕鬆,其實農友並非啥事都不用做,就能等到長腳蜘蛛、橙瓢蟲入駐吃害蟲,而是要營造健康的棲地,先給好蟲一個家。
眾所周知,在田埂、灌溉系統紛紛水泥化,以及農藥、化肥的摧殘下,農田多樣生態早已破壞殆盡,過去的田邊小花野草也消失了,例如俗稱田邊草的馬蘭、又名田草的仙草,現在都看不到了。更別提在田裡抓泥鰍、抓蝌蚪的童年樂趣,早已不可得。
野花雜草是昆蟲的家
如何給好蟲一個家?
范美玲指出,田間多樣化的草相及生態池,不僅是孕育多樣化昆蟲與動物的搖籃,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
花蓮農改場作物改良課助理研究員游之穎,對田埂草相有深入研究。她表示,草是生態系統的根本,豐富健康的草相可以供養多樣的昆蟲與動物,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減少病蟲害擴大發生。因此,恢復田埂的植被、綠籬是首要條件。
范美玲指出,田埂水泥化之後,田間寄生者明顯下降,非常不利於農業多樣性。綠保標章要求的田埂生態棲地營造包括:不使用除草劑、化學藥劑;田埂施作植被,若田埂已經水泥化,再覆土鋪植植被,或是在周邊空地種植綠籬等。
游之穎指出,草種的保留或種植,以當地原生種為主。像蛇莓、藍豬耳、馬蹄金、雷公草、通泉草等,都是常見於田間的低矮植物;鼠麴草、魚腥草、半枝蓮等二、三十公分高的開花植物,適合種在田埂兩側。待田埂草相多樣豐富後,只要拔除高大影響行走的雜草即可,低矮不影響通行的都應留下。
此外,阻隔農田外來污染的綠籬,也是有益天敵的棲地,例如馬利筋、扶桑花、金露花等,花期長又容易生長,在水稻收割的田間空窗期,可提供橙瓢蟲、長腳蜘蛛良好的棲身之所。
營造優質的好棲地,農友即可等待良性循環的好事發生:長腳蜘蛛、橙瓢蟲數量增加,田埂還不時破洞,因為泥鰍回來了!田間偶而會發現一窩鳥蛋,因為鳥也回來了……
當所有蟲魚鳥獸都回到田間的那一天,就是生產與生態達到平衡與雙贏之日。現在就從迎回長腳蜘蛛、橙瓢蟲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