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全屍觀念重 器捐「默許制」時機未到

去年台中有名50多歲男子突然昏迷送醫,搶救發現小腦出血併廣泛腦室出血且壓迫腦幹,家屬大愛決定全器官捐贈,台中榮總動員逾百名醫護,先後完成肝、心、腎移植及眼角膜、皮膚組織捐贈,助至少20位病患重生。(本報資料照片)
去年台中有名50多歲男子突然昏迷送醫,搶救發現小腦出血併廣泛腦室出血且壓迫腦幹,家屬大愛決定全器官捐贈,台中榮總動員逾百名醫護,先後完成肝、心、腎移植及眼角膜、皮膚組織捐贈,助至少20位病患重生。(本報資料照片)

器官移植等待路漫長,即便同意器捐者增加,仍然「供不應求」。衛福部醫事司表示,2018~2019年國內曾一度出現推動「默許制」的聲音,然社會接受度不高,台灣人有死後留全屍的觀念,政府必須尊重民眾的意願,因此暫無規畫推動。

台中慈濟醫院器官移植中心醫師劉嘯天說,國人認同很重要,台灣距離推動默許制還有一段路;器官移植權威、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講座教授李伯璋表示,台灣目前文化還未形成,等社會有普遍認同再來推動才更完美。

「死了什麼都帶不走,不如留給別人」。高雄28歲陳小姐,2023年將「簽署器捐同意書」列入年度目標,取得了器捐卡。她想像自己有一天躺在病床上準備嚥下最後一口氣時,若仍沒簽過同意書,將成她人生一大遺憾。雖然父母暫時都持反對態度,但她不後悔自己做了這件事。

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衛福部多年來想方設法拓展器官來源,除鼓勵民眾簽署器捐卡,也陸續開放「心死」捐贈、一腎換一腎。不過,一腎換一腎2019年上路以來,至今仍未有人配對成功。

劉玉菁指出,為拓展器官來源,台灣社會一度出現推動「默許制」聲音,然而當時社會仍有反彈聲浪,加上葉克膜活摘器官爭議,各界擔憂政府想要強摘器官,無法取得共識。

除了社會疑慮,華人傳統觀念也是癥結點之一。劉玉菁說,傳統思維認為死後必須要留全屍。在傷心之際,若要把家人的器官捐出,恐怕也很難做到,衛福部會尊重民眾的想法,暫時沒有推動「默許制」的規畫,也暫無召開相關公聽會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