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即失業?! 女大生自傷紓壓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驪歌聲起,淡淡的離愁外,面對未知的求職前程,也讓許多畢業生感受莫大壓力,一名女大生更是非得用刀片自傷見血,才感覺紓壓,經精神科醫師診斷是因「失業型情緒障礙」引發的焦慮症狀合併非自殺式自傷疾患。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去年 6月的失業率以 20至 24歲為 12.38%,居所有年齡分組之冠,也就是在大學剛畢業的族群當中,每 7至 8人中就有一個人失業。
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臨床發現,許多應屆畢業生因為對未來茫然,甚至是親友過度關心,造成龐大壓力而導致情緒障礙,近期求診患者增加 2成,有些甚至出現合併其他精神症狀。
22歲的黃姓女大生 (化名 ),大學畢業準備求職,不料因自己毫無頭緒,又加上親友過度的關切,讓她感到無法喘氣,開始吃不下、睡不寧,偶然一次被美工刀劃傷手指,竟突然感到壓力被瞬間釋放,讓她之後只要當她面臨壓力來襲時,便用刀片在手臂上劃上一條條傷口,甚至停不上這種錯誤的紓壓行為。
收治女大生的楊聰財表示,失業型情緒障礙在每個年齡層都可能發生,個案在人際及其他身心社會功能上遭遇重大壓力與障礙,引發焦慮的症狀,患者會重覆藉由蓄意的自我傷害身體,抒發心中負面的感受及解除所承受的壓力。
楊聰財指出,針對此類型的患者會先協助找出壓力來源,透過認知行為治療,轉化過度的負面情緒,再搭配藥物治療,改善失眠及焦慮症狀,有必要時會建議接受心理治療。
面對孩子的壓力,楊聰財提醒,父母與其過度關心,不如與孩子溝通,一起找到就業方向,同時也應多瞭解彼此生活近況,如有睡眠障礙或是情緒不穩定,應儘速就醫,以免衍生其他精神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