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言堂/國中生命案啟示錄

專題組/許家峻、陳富主 台北報導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有增加趨勢,從事青少年諮商多年的心理師陳嘉玲分析,青少年犯罪成因多半源自於複雜的家庭與生活背景,而且這些未成年孩子犯罪的背後,還隱藏著另一層意涵。心理師陳嘉玲解釋:「其實孩子們都在做一種召喚,召喚這個社會或召喚有人能夠分擔他過去曾經受虐或曾經體驗到的恐怖經驗。他們希望這個人能夠經驗到跟他同樣的感覺,跟他一起去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甚至可以幫助他整理出這些狀況、情緒,以及他現在的行為是怎麼來的。」

異言堂/青少年犯罪率增加 追溯起源竟來自被害童年
異言堂/青少年犯罪率增加 追溯起源竟來自被害童年

台北市大安文山區家庭支持服務中心主任謝宗燁說明:所謂的脆弱家庭,包括貧窮、犯罪、失業,或藥物濫用、家裡面有未成年的小孩必須去照顧更小的小小孩,或者是家裡有嚴重的身心障礙的孩子需要被照顧,這些家庭屬於高風險;然而不只脆弱家庭,即使一般家庭一旦經濟狀況與照顧功能出了問題,都有可能造成未成年子女誤入歧途。

更生少年關懷協會秘書長江元凱一語道破:「這些青少年因為從小沒有被關懷,可能就從弱勢的孩子變成高風險的孩子,最後高風險的孩子就變成犯罪的孩子。」也就是說,看似十惡不赦的青少年加害者,小時候也可能是個被害人。

原文出處:異言堂/青少年犯罪率增加 源自"童年被害陰影"?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新任警政署長張榮興上任 暢談「這些」施政理念
基隆殺人未遂犯最新身影曝! 隱沒信二路、田寮河一帶
連開10槍!三峽年輕男開車衝撞員警 雙腿中彈狼狽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