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課綱強調學生「素養導向」時,教師甄試還在走「一試定終身」的老路

文:許智鈞(國中輔導老師,關注教育議題)

到底,台灣想要什麼樣的老師?什麼樣的人才可以是「正式老師」呢?這是很多老師的不解與痛楚。筆者也在思考這令人困惑的問題?

國中小以新課綱做為趨勢,用「素養導向」代替傳統的「填鴨式教育」,這是改變的起點;高中要升大學,過了末代學測、指考之後,以新型的學測、分科測驗、學習歷程檔案,做為大學端錄取學生的一種指標,其中,學習歷程檔案的成績,在個人申請時占到一半的成績,也是一個很大的調整與改變。

當我們讓台灣的教育走向國際時,好像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那老師呢?」

代理老師的工作日常,熱情能持續多久?

筆者,23歲,未婚,是一名輔導老師,對教育有熱情與執著(應該吧?),每天都在認真地備課、也認真地陪伴學生。下班了,第一件事不是走出校門口,想想今天要吃什麼大餐?逛什麼街?找什麼男/女朋友?而是繞到校園的角落,看看學生在做些什麼,陪學生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瞎聊天,這不只是為了要跟學生建立信任關係,更重要的是,筆者也要打發一下時間。

此外,筆者還有上學習扶助課程,以及顧晚自習,有時還會陪學生解答學習上的任何疑惑、或是生活當中的疑難雜症。對了,平常也要教輔導、綜合,教了十幾個班,要批改生涯檔案、學生的筆記、學習單、小組討論單、專題作業……等,還要做些行政工作,一個禮拜會有一天要到木柵,教棒球隊的學生學習國文,回家要備課、做簡報,還要努力準備教甄的東西,關注教甄的最新資訊。以上從我早上六點半起來,一直到晚上十點半休息,我都在努力地打發時間。

這麼多打發時間都心想著孩子,有很多人問筆者:「你不累嗎?為什麼不休息?」教育是我燃燒熱情的地方,有很多老師相信比我更加有能力,實踐自己的理想,尤其現在的教育改革,我們正努力地追隨著。

但,不與時俱進的選才制度,真的能讓優秀的老師持續保有熱情嗎?這個熱情看來在無保障之下,是有保存期限的,甚至還會提早過期、發霉,甚至整個腐敗到蕩然無存了!

「心好累啊!」這是很多老師的心聲吧!會不會也是我的心聲呢?

要什麼學生,就不能要什麼老師嗎?

我在看某家新聞台所做的專題報導——108課綱通行證,其中約略一分鐘裡面,多間大學的校長都有明確地說出,他們想要什麼樣的學生,筆者真的感慨萬千!

台灣大學校長:「我們還很希望,能收到非常野的學生。」

清華大學校長:「尋找心中有一個夢想,腦海有一個藍圖的學生。」

交通大學校長:「尋找能定義自己未來的學生。」

成功大學校長:「希望有勇於探索,願意承擔的孩子。」

暨南大學校長:「對社會有使命感,而且要有勇氣能夠迎向國際。」

逢甲大學校長:「能構思他的人生未來,有團隊合作能力的人。」

台北醫學大學校長:「活潑多元充滿好奇心及具備創業家精神。」

上述七所學校的校長,都有明確說出他們想要什麼樣的學生,其實,在筆者學教育的道路當中,一直都告訴我們「理念很重要」、「目標很重要」,理念、目標都要能夠落實。反觀,其實很好奇的是,台灣究竟想要什麼樣的老師?然而這個問題,可能難解。因為教育機關也許知道未來要什麼樣的學生;但老師的部分,也許不知道怎麼落實,甚至根本不知道要什麼樣的老師,去帶領新課綱的學生?

筆者覺得,根基一開始就是歪的,後面努力的擺正,它還是歪的。若像比薩斜塔一樣沒倒下來,那叫「僥倖」;若真的倒塌下來,那叫「預期」,當原本的美意只是徒勞,那當初為什麼要努力的改變、革新呢?

「教師甄試」,不要毀了真正的人才

筆者覺得,我們現行的「教甄」,可分成聯合甄選及獨招,但不論是哪一種方式甄選,並沒有一套統一規範,告訴大家「正式老師」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這就變成各縣市出的題目,標準不一,且跟現今社會的期待落差甚鉅。

新課綱不斷強調「素養導向」,以去(2020)年教甄初試的經典考科「教育專業科目」,每個縣市都還是活脫不出「記憶」、「理解」的階段,考題仍舊死記硬背,相信你們自己看到考古題,會知道筆者所說的感覺。筆者憂心的是,期待要一批有「素養」的老師,結果長期以來可能培養出一堆「兩腳書櫥」的老師,無法對應與引導學生的學習,這樣我們還要口口聲聲地說,「我們是一群為學生著想的教育家嗎?」

當然,今年度的教檢,已經有改革的跡象,題型亦漸漸朝素養導向的趨勢前進,筆者期待教甄亦是如此。

但問題往往不是只有改變考題這麼簡單,而是我們現行的考招制度,仍無法跟上改革的趨勢。我們要當一位正式老師,需要通過「初試」及「複試」。這要怎麼說呢?參加新課綱教案比賽、協助行政團隊、導師、課程召集人、科目輔導團成員、當教育作家、上學習扶助……等,這麼有「素養」的事蹟,都不重要!只要你考試成績不好,再怎麼對「素養」抱有執著與期待,連下一關都闖不到,只能抱撼淘汰。改變不了「一試定終身」的結果。

筆者不禁覺得無奈,所有的改革不應該先從對社會影響最大的人、事、物開始改革嗎?「老師」真的不值得重視嗎?我們難道只能做「學生」的僕人,不能爭取自己想要說的話、想要做的事嗎?難道台灣千千萬萬的老師這麼努力,錯了嗎?

如果我們都有辦法,在高中升大學的「甄選制度」上,將備審資料格式化,並讓學生有多元學習的機會,為什麼不試著要求老師,累積這些能力呢?如果我們將教甄的初試,納入檔案製作的項目,而筆試成績將減少一定比例,然後把檔案製作的標準盡可能具體化,能夠選出真正具有「素養導向」的教師之後,再進一步的用面試及試教,找出真正適合引導孩子的老師,這樣的老師,是否更有資格成為「正式老師」呢?

讓這些真正為台灣教育努力的老師們,少走一些冤枉路吧!

這一段時間,台灣發生了太多風風雨雨,我們總期望有人可以帶領大家度過所有的難關、解決所有的問題,而我們這些普羅大眾們,其實就只是把自己的聲音傳播出去,讓大家重視與關注。而筆者,只是因為自己是一位「教育人士」,理所當然的關注「教育」相關的議題,始終堅信,若是各個領域的長才們都能為不同議題進行發聲,那也許有一天,我們就不需要悲觀地說:「台灣的改革都是失敗收場的。」

延伸閱讀
「藍地方」包圍「綠中央」的疫情拉扯,不利於民進黨2022年地方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