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己老後:把子女當「守護」還是「看護」?


【早安健康/朱國鳳(資深媒體人)】讓兒孫當守護,不是當看護

知名主持人侯昌明的父親,64歲時確診罹患失智症,侯昌明陪伴父親從輕度、中度、重度、到臥床,我曾在「愛長照平台」專欄發表過一篇文章,敘述昌明的長照歷程:《侯昌明長照失智父19年,「照顧者比被照顧者更重要」》。

但是侯昌明最讓我動容的是,他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講的一段話,記者問他,如果侯爸爸到生命盡頭前,突然迴光返照,認出他是誰,他會對爸爸說什麼?

侯昌明難掩激動情緒而落淚,他說:「第一個我一定謝謝他,他用盡生命在照顧我,把所有最好的通通都給我,我不會讓他失望,我會繼續讓他以我為榮。」

看了這段話後,我認為,侯爸爸有幸、也有不幸。不幸的是,失智症逐漸啃蝕了他原本可以開始享福的老後人生;幸福的是,有子昌明與兒媳雅蘭可以長伴終老。

如果你現在正在照顧長輩,有沒有想過自己的老後,誰來照顧?誰來陪伴?如果有兒孫的話,兒孫有夠多的手足,可以跟他/她輪流分攤照顧的重擔嗎?如果只生養一個,還能期待他/她全天候看護你嗎?

要特別提醒的是,你的晚年、正是兒女辛苦的中年,不管是職場或是家庭,全力奮鬥都還不一定能妥善應付,你的衰弱、可能就是最後壓垮子女人生的那一根稻草。

我覺得,現代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老後,對於兒孫的期待、或是自己扮演的角色,可能都要隨著時代修正。

觀念1:

讓兒孫當守護、不是看護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曾經邀請一位瑞典專家來台演講,他對於讓孩子當父母看護的回答是,「我希望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不是我的看護」。

在《北歐銀色新動力》一書中,作者提到一位芬蘭的老奶奶,雖然已經百歲,仍然鼓勵兒孫到海外服務別人。

作家簡媜也於《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寫下,「我要不斷地自惕、祈求,不要用我兒的人生,來換我這副殘軀繼續存活,我不要附生在子女身上,像永不放棄的亡靈。我情願動用積蓄僱請專人來協助我,也不願把子女拴在身邊吸食他的年華,我情願他去工作,與人相遇,鑄造自己的人生故事。」

因為他/她們都深知,用長照重擔拴住兒孫,這樣的晚年、不會是愉悅的晚年。猶太人有一段諺語:「當父母餵孩子時吃飯時,他們兩個人都會笑;當孩子餵父母吃飯時,他們兩個人都會哭」。


父母幫兒孫餵飯、洗澡、換尿片,跟兒孫幫老父母餵飯、洗澡、換尿片,承擔的體力與心情,絕對是截然不同的。特別是兒子幫老媽洗澡,或是女兒幫老爸換尿片,即使兒孫願意,老父母如果意識清楚,一定也會很不自在。

因此與其讓兒孫當看護,應該讓兒孫當守護就好。

在前篇《你真的了解老後獨居的9大風險嗎?》提到的兩個案例,一位是中興新村的獨居老婦,一位是台中的獨居老父,都是因為住在外地的兒女聯絡不上,趕緊請當地里長或員警探視而及時救回一命。他們雖然無法扮演看護,但是因為經常聯繫,而及時守護住老父母的性命。

觀念2:

多觀摩老後仍然一家和樂的案例

暢銷書《佐賀的超級阿嬤》作者島田洋七,賣掉東京的房子,搬到佐賀買地蓋屋,目的是為了就近照顧丈母娘(是的,就是丈母娘)。

丈母娘九十高齡過世後,島田的妻子對先生說,「老公,謝謝你。多虧你在這裡蓋了房子,這14年來,我才能每天都去看媽媽,我覺得,這是你送我最棒的禮物。」

島田女婿願意搬去岳母家鄉照顧,其實是有幾個前提:1.老婆的手足們情感十分融洽;2.丈人與丈母娘的個性非常爽朗;3.島田工作的性質,不用被綁在東京都會區。

當老人家中風病倒時,子女心想:「大家一起度過難關吧。」不會像有的手足是開始裝傻、裝忙、裝窮。因此島田樂意帶著妻子返鄉購地,與妻舅們一起扛起長照重擔。

島田的丈人與丈母娘,能夠讓兒孫樂於扛起長照重擔,關鍵其實就是這對老父母自己,「因為決定家人態度的關鍵,就是爸媽」。島田的丈人是一名漁夫,個性率直,丈母娘也很樸實,教養出來的兒女,平時感情就很融洽,一旦父母病倒,兒女自然不會吵著推諉卸責。

因此父母的身教,以及儘量讓兒女留下一起成長時的美好回憶,還有營造手足互助共享的環境,最後都會回報在自己的老後人生。


觀念3:

避免成為這樣的父母

每個人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有機會開始學習怎麼當父母,我認為,父母這個角色,不只要學習,更要終身學習。

有一年,家母曾經送急診觀察,隔壁床也是一位老太太,來陪病的是她的女兒,女兒始終怒視著她的老媽,還壓低聲音說,「你不是最疼誰誰誰?為什麼他們沒來陪你?」

兒女對父母留下的偏心印象,就像一顆埋在土裡的種子,會隨著時間發芽茁壯。如果又有分產不公的現象,兒女的怨懟會越來越深,等到了老後需要長照時正式引爆。

還有一種父母,也會讓兒女敬而遠之。有一則外電的標題是:《不想再和老婆住,阿公搶銀行求坐牢》,這則新聞大意是,美國有一位阿公跑去搶銀行,不是因為缺錢,而是再也不想和老太婆住一起,寧可去吃牢飯、圖個清靜。

想想看,連老伴都受不了的老太婆,下一代能夠受得了嗎?安養機構裡女性遠多於男性,除了因為女性餘命比男性長,老婆婆人數當然會比老公公多。

但我曾聽過安養機構的負責人說,還有一個原因是,「阿嬤太會碎碎唸,加上照顧工作實在太吃重,家裡人受不了,只好送機構安養」。

雖然一天要吞七、八種藥的晚年,實在很難開心得起來。但是兒女這時也正處於壓力最大的人生階段,嘮叨、抱怨、愁容滿面、不停倒帶的舊話題,如何期待兒女樂於親近?

一位社工說,每次她去探訪一位獨居的老奶奶時,老奶奶總是拉著她的手,不想讓她走,老奶奶還說「我的子孫已經有兩年沒來看我了」。如何當老後仍然能讓兒孫如沐春風的父母?如何讓兒孫樂意常伴身旁?這是一個終身都要好好學習的課題。

【延伸閱讀】

本文摘自《沒想到…我會變得這麼弱?》/朱國鳳(資深媒體人)/時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