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濬趕不上淤積 新竹漁港變溼地

新竹漁港長期有飛沙與淤積問題,清淤趕不上淤積速度。(陳育賢攝)
新竹漁港長期有飛沙與淤積問題,清淤趕不上淤積速度。(陳育賢攝)

新竹漁港因先天因素,長期有飛沙與淤積問題,去年12月新竹市政府才剛完成疏濬,但漁港淤積問題依舊,立委鄭正鈐表示,漁業署2年編列4000萬元的清淤經費,根本不夠用,去年追加3579萬元,結果還是不夠,要求漁業署應寬列清淤經費,並提出長期可行的解決方案。

新竹區漁會總幹事童錦杰說,漁港航道是任督二脈,漁港淤積造成漁船擱淺,退潮後航道變成沙洲,根本就是嚴重中風狀態。

市議員劉康彥指出,從2007年到2023年,清淤至少花了2億3000萬元,但10餘年過去,淤沙反而愈清愈嚴重,新竹漁港儼然變成新竹溼地。

劉康彥提出數據,指目前新竹漁港的泥沙淤沙量約有185萬噸,預估全數清理完畢的工程預算至少需5.2億元,如果經漁業署專業判斷,認為一次清除沒有效益,但現在逐年清、逐年回淤的作法,也只是浪費人民納稅錢,既然新竹漁港是列管的一級漁港,中央就應該扛起責任,找出長遠、根本性克服淤沙的作法。

市議員黃美慧則指出,目前漁港的疏濬根本清不完,應該要一次性完整的清淤,再每年定期保養。她直言,漁業署2年編4000萬元根本不夠,至少1年要編4000萬元。市議員陳治雄、蕭志潔及吳旭豐分別表示,除了增加疏濬經費,漁港淤積問題不能只治標,要從源頭處理。

漁業署副署長王正芳表示,會研究調查了解如何從源頭減少淤沙,再來克服淤沙問題,今年已編列4900萬元清淤,將於5月發包,會先清淤,不足的部分明年再補足,逐步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