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 勞工最在意薪酬、福利、工作彈性

新冠疫情使許多美國民眾主動離職,引發大離職潮(big quit)。例如,過去18個月來,約有360萬人退休,比預期多出200萬人,辭職人數也比疫前多出13%。這個情況讓「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認為,2022年將會是「勞工年」(the year of the worker),疫情讓勞工對他們希望從工作中獲得什麼重新做出評估,這未必是個壞現象。

這正是美國勞動力指數(American Workforce Index)傳達出的主要訊息。這是由大眾智庫(Populace)和YouGov聯合對美國2005名在職民眾進行民調得出的報告,其中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正在尋找新工作。

這項民調以訪問、焦點團體(focus group)和其他調查方式為基礎,列出代表各個工作層面的60個選項,包括個人考量(例如工作性質)、關係考量(例如與同事的互動)、和組織考量(例如工作文化)。調查採取選擇問答方式,迫使受訪者必須做出選擇,不能聲稱所有答案都很重要。

這個方式,可讓調查者區分出這是個人偏好,還是受訪者認為其他人會喜歡或社會普遍的看法,可顯示出個人與他們認為他人的看法之間的差距,呈現出個人對他人的集合錯覺(collective illusion)。

首先,在個人優先選項方面,薪酬和良好福利是「希望獲得」名單上的第一和第三優先,第二優先是工作彈性,例如,可以遠距工作或以混合方式工作。這是所有受訪者的前三個優先選項。

調查發現,受訪者對他們希望在工作中獲得什麼,都很實際而且有目的性。排行最前的15個選項,幾乎平均分布在實際需求和目的性需求之間。例如,這15個選項包括了「報酬優厚」、「福利良好」、「上班通勤方便」、「對工作感興趣」、「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使命」等。

報告稱,人們尋找的工作機會是可以謀生還能享受生活的工作。此外,人們希望能在一個尊重他人、具有包容性的職場工作,優先選項包括「有人傾聽、考慮我的意見」、「我的職場對所有背景的人都有基本的尊重」、「沒有人因為工作表現以外的因素特別獲得優待」等等。

排名較低的多半是傳統上被認為很重要的選項,例如,「公司有卓越聲譽」、「免費餐點、設備和其他福利」、「對時事持有明顯立場」,分別排名第42、47和57。

其次是集合錯覺,是指個人對他人的優先選項和社會對工作和職業抱負的普遍看法抱有錯誤的想法。例如,「希望被人認為具有能力選擇最佳方式完成工作」在個人選項中排名第八,但在普遍社會觀點中僅排名第29。或是,「希望有人傾聽、考慮我的意見」在個人選項中排名第11,但在普遍社會觀點中僅排名第37。

相反地,有一些選項在個人選項中排名不高,但被認為是他人喜歡的。最明顯的是「被公認為最具聲望的工作」,在個人選項中僅排名第55,但在普遍社會觀點中排名前五名。報告表示,人們沒有意識到,許多個人希望的選項也是他人希望的。

報告在結論中表示,目前的職場對員工個人喜好和期望的滿足程度差異頗大。半數以上的受訪者表示,在整體排名最低的15個選項中,有8項可以代表他們現在的工作狀況。換句話說,他們的工作具有這些排名最低的特性。調查發現,大部分勞工在薪酬、工作靈活度和福利方面都沒有得到滿足。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歸化選手壓力大 谷愛凌奪金風光背後 被酸「不知感恩的美國孩子」
谷愛凌首金到手 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奪冠
退籍資料中未發現名字 谷愛凌沒放棄美國籍